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 《社会生...

更新时间:2023-05-24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 1.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B .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C .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 2. 1981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这种现象说明( )
    A .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B .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C . 中国的时装发展已经领先世界 D . “文化大革命”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 3. 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政府注重民生

    ②脱贫任务完成

    ③休闲需求增加

    ④法制体系健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4. 习近平说:“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下列选项涉及直接改善民生问题的有( )

    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③全面从严治党                                 
    ④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符合以上说法的史实是( )

    ①“双百”方针的提出                           
    ②小说《红岩》《青春之歌》风靡一时

    ③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④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6.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下面是新华网公布的2022年全国两会“十大热词”中的一部分,这主要体现出(  )

    A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国家对于人民利益高度重视 C . “两会”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D . 生态问题成为关注的新趋势
  • 7. 电影《你好,李焕英》成为2021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片中1981年的李焕英为了购买电视出尽奇招,台电视全厂使用;现如今的电视手机下单即可送货上门,却往往沦为了年轻人玩手机的背景音乐。电视在中国家庭的地位变化反映出了(  )

    ①“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②我国科技和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③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8. (2024八下·惠东期末)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行、消费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简单的一日三餐到“绿色食品”,从粗衣土布到名牌服装,从自行车到私家车,无不体现了时代的更替和社会的进步。这一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
    A . 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B . 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 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 .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 9. 新中国成立来的70多年,也是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70多年,更是十几亿国人生活发生巨变的70多年。人们的衣食住行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风俗人情的变迁。下列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穿衣彰显个性化的多姿多彩 B . 饮食凭粮票购买必需生活品 C . 住房从简陋平房到高楼林立 D . 出行有了快捷的高铁和飞机
  • 10.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 . 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 B . 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C . 体现了中国在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 D . 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二、非选择题(1题共10分)
  • 11. 【制度优势:社会主义中的特色】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消除“无地”这一造成发展中国家农民贫困的最主要制度因素, 1950-195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8%。

    材料二:1978—1985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与贫困人口数变化表

    时间

    农村人均纯收入

    农村贫困人口

    农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978 年

    133.6 元

    2.5亿人

    30.7%

    1985 年

    397.6 元

    1.25亿人

    14.8%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 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7年末的3046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2017年底的3.1%,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 “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无地”问题的解决措施,并简析该措施推行的历史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农村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时代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精准减贫”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