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当电路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负极的质量减少g。
②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装置(填“能”或“不能”)形成原电池,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指出正、负极:。
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板反应为;
②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③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试计算:
a.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b.通过导线的电量。(已知 , 电子电荷为)
①甲同学认为固体a中除了MnS外,还有 , 依据的现象是。
②乙同学认为根据上述现象不能得出固体a中含有 , 应补充对比实验:(填实验方案)。实验证实固体a中含有。
①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酸性条件下,将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Ⅱ:改用未经酸化的溶液重复实验Ⅰ,产生棕黑色固体时溶液呈绿色。
分析实验Ⅰ未见绿色的原因:取少量实验Ⅱ的绿色溶液,滴加硫酸,溶液变为紫红色,产生棕黑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检验的实验方案:(填操作和现象)。注:该实验条件下,与不反应。
装置 |
编号 |
试剂 |
实验现象 |
a |
碘水 |
溶液的棕黄色褪去 |
|
b |
Fe2(SO4)3溶液 |
|
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①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②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实验③向第三份溶液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实验不能证明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原因是。
装置 |
编号 |
试剂 |
实验现象 |
c |
3mol·L-1稀硫酸 |
始终无明显变化 |
|
d |
3 mol·L-1稀盐酸 |
铜片表面变黑,溶液变为棕色 |
已知:i.水合Cu+既易被氧化也易被还原,因此水溶液中无法生成水合Cu+。
ii.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c(Cl-)较大的溶液生成[CuCl3]2-。
证明d所得棕色溶液含有[CuCl3]2- :用滴管吸取少量棕色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出现白色沉淀。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仪器D的名称为。洗气瓶B中盛有的试剂为。实验开始,先打开分液漏斗(填“A”或“C”)的活塞。
取一定量Na2FeO4加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0.2mol•L-1的NaCN溶液10mL,CN-被氧化为CO和N2。充分反应后测得试管中仍有Na2FeO4剩余,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干燥后称量,得白色沉淀0.3546g。
①配制0.2mol•L-1的NaCN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填序号,下同)。
②计算NaCN溶液中CN-的去除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实验序号 | 实验装置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一 | 将琼脂加入烧杯中,再加入饱和食盐水和水。搅拌、加热煮沸,使琼脂溶解,转入培养血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和溶液 | ||
将一个铁钉用砂纸打磨光滑,一端缠有铜丝,放入培养皿中一段时间。 | 铜丝的区域溶液变红色;铁钉区域出现蓝色沉淀。 |
①请解释铜丝区域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②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序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二 | 取饱和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振荡。继续滴加5~6滴溶液,振荡。 | 滴入溶液后,溶液变蓝色。 |
根据实验二的现象,推测可能具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实验序号 | 实验装置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三 | 取煮沸过的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一小段铁片,再加入煤油液封。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
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少许固体。 | 一段时间后,铁片表面产生大量的蓝 |
根据实验现象推出实验三的结论是:在溶液中情况下,。
①补全实验方案2中的空格部分
实验序号 |
实验装置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四 |
1.按图连接好装置,准确读取电流表读数。 |
电流表指针偏转,读数为I |
|
2.取于试管中,加入溶液,振荡。 |
产生蓝色沉淀。 |
②思考:若电极X为时,电流表读数为 , 推测电极X为时电流表读数的范围是。
稀硫酸的配制
①配制的溶液,需溶液的体积为mL。
②在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中,下图所示仪器,需要用到的是(填仪器名称)。
【实验任务】利用相关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影响因素。
【查阅资料】其他条件相同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进行实验】
利用下表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4,记录数据。
装置 | 实验序号 | 烧杯中所加试剂 | 电压表读数 | ||
30% | |||||
1 | 30.0 | / | 10.0 | ||
2 | 30.0 | 1.0 | 9.0 | ||
3 | 30.0 | 2.0 | 8.0 | ||
4 | 35.0 | 1.0 |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对电压的影响可忽略。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
②由实验2和4可知,(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猜想1: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随pH减小而增强。
猜想2:酸性条件下,Cu的还原性随pH减小而增强。
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在(3)中实验1~4的基础上,利用下表装置进行实验5~-7,并记录数据。
装置 | 实验序号 | 操作 | 电压表读数 |
5 | / | ||
6 | ①向(填“左”或“右”)侧烧杯中滴加溶液。 | ||
7 | 向另一侧烧杯中滴加溶液 |
②实验结果为:、,说明猜想2不成立,猜想1成立。
【实验结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pH等因素有关。
①由此可知溶液呈(填“酸性”或“碱性”)
②写出在水中存在的两个平衡:ⅰⅱ。
这两个平衡程度的大小关系是:ⅰⅱ。(填“<”或“>”)
其中甲同学设计图1装置(盐桥中为KCl),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①通过验证新产物也可以帮助确认正、负两极,验证电源正极生成物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②闭合开关后盐桥中的移向(填“左”或“右”)侧的烧杯。
③负极的电极反应。
④乙同学按图2操作,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现象,而是溶液很快呈红色。大约30mm后红色变为橙色,5小时后变为黄绿色。
因此,乙认为刚开始一段时间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查阅资料:溶液中、、三种微粒会形成一种组成为的“配合物”并存在转化关系:
请从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原因。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滴入试剂 | AgNO3溶液 | 淀粉KI溶液 | KSCN溶液 | K3[Fe(CN)6]溶液 |
实验现象 | 产生沉淀 | 无蓝色出现 | 无红色出现 | 无蓝色沉淀 |
供选择的实验用品:FeCl2溶液,CuSO4溶液,铜棒,锌棒,铁棒
实验现象:。
实验 | 序号 | 物质a | 实验现象 |
I | 0.002mol/L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
II | 0.002mol/L溶液 | 加热至沸腾,5min后溶液变为紫色 | |
III | 0.05mol/L溶液 | 加热至沸腾,生成大量棕黑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未变紫色 |
假设1:的浓度较低,不足以将氧化为
假设2:溶液中存在还原剂 , 将生成的还原为
①甲同学分析上述实验设计,认为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
②针对假设2,乙同学设计实验IV证实了推测合理。
请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③实验III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紫色溶液的原因:。
①常温下,溶液中,(填“>”、“<”或“=”)。
②发生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①甲溶液是。
②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ⅰ.水合既易被氧化也易被还原,因此水溶液中无法生成水合。
ⅱ.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较大的溶液生成 , 也可溶于氨水生成(无色)。
向试管中通入足量(尾气处理装置已略),记录如下。
装置 | 编号 | 试剂 | 实验现象 |
a | 溶液 | 始终无明显变化 | |
b | 溶液 | 溶液变绿,进而变棕黄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
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①证明白色沉淀中有 , 推理过程是。
②ⅲ排除了干扰检验的因素。写出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综上所述,改变还原产物的价态或形态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向试管中通入足量(尾气处理装置已略),记录如下
装置 | 编号 | 试剂 | 实验现象 |
c | 稀硫酸 | 始终无明显变化 | |
d | 稀盐酸 | 铜片表面变黑,溶液变为棕色 |
证明d所得棕色溶液含有:用滴管吸取少量棕色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出现白色沉淀。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_。
甲同学提出猜想:仅仅是因为气体溶解后,溶液颜色和气体颜色叠加形成鲜草绿色,进行实验1-1及1-2予以验证。
实验1-1:取反应后混合液于一支试管内,按一定的气体流速将和混合气体通入,有大量红棕色气体逸出,约后溶液转为蓝色。
实验1-2:取反应后混合液于另一支试管内,按与实验1-1中相同的气体流速将空气通入,有大量红棕色气体逸出,约后溶液转为蓝色。
乙同学根据以上2个实验现象证明甲同学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分别向四支试管内依次加入下列试剂后,同时插入铜丝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
编号 | 浓硝酸/ | 蒸馏水/滴 | /滴 | 尿素溶液/滴 | 现象 |
2-1 | 1 | 0 | 0 | 0 | 快速反应,异常剧烈,溶液为鲜草绿色 |
2-2 | 1 | 3 | 0 | 0 | 快速反应,异常剧烈,溶液为鲜草绿色 |
2-3 | 1 | 0 | 3 | 0 | 反应较慢,溶液为蓝色,没有绿色出现 |
2-4 | 1 | 0 | 0 | 3 | 反应较慢,溶液为蓝色,没有绿色出现 |
已知:①尿素的化学式为 , 其中C的化合价为价
②该条件下,浓硝酸与尿素溶液不反应
③金属和浓硝酸反应过程中有生成,可大大加快金属与浓硝酸反应的速率。其原理为: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补全上述原理的第二步反应:。
上述预处理流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从下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检验试剂 |
现象 |
结论 |
① |
溶液变为红色 |
滤液中含有 |
② |
③ |
滤液中含有 |
步骤I:取1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溶液至溶液显紫色。
步骤II:向步骤I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步骤III:向步骤II所得待测液中加入适量稀溶液,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mL。
①步骤I滴加溶液的目的是。
②步骤III滴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菠菜中铁的含量为mg/100g(即每100g菠菜中含铁元素的质量)。
①写出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甲同学通过试管ⅰ和试管ⅱ中现象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其中试管ⅰ中现象为,乙同学认为该现象无法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原因是。
实验编号 |
KI溶液 |
溶液 |
KSCN溶液 |
蒸馏水 |
1 |
8.00mL |
0.60mL |
0.40mL |
0 |
2 |
0.80mL |
0.60mL |
xmL |
ymL |
①滴加KSCN溶液的目的是。
②实验1在反应体系中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不变红,实验2在反应体系中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解释实验1溶液不显红色的原因:。
③x=,y=。
接通灵敏电流计后,指针向左偏转(注:灵敏电流计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随着反应进行电流计读数逐渐变小,最后读数变为零。需向甲中加入少量固体或向乙中加入少量固体,若灵敏电流计出现电流计指针偏向右侧,则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①锌粉加入后,发生的反应有Zn+2H+=Zn2++H2↑、。
②“过滤”、“洗涤”操作会导致所测得的n(Fe2+)偏低的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