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更新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51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3. (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    B.明矾    C.酒精    D.氮气    E.熟石灰

    1. (1) 可用于净水的是
    2. (2) 可用作燃料的是
    3. (3) 可用作食品保鲜保护气的是
    4. (4) 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5. (5)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4. (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彰显了我国科技力量的日益强大。
    1. (1) 某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产物有N2(用化学式填空)。

    2. (2) “天宫课堂”地面分课堂上,某同学提问“空间站的氧气是怎么来的?”,太空教师叶光富解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太空教师王亚平将泡腾片塞入蓝色水球中,产生很多小气泡,还闻到阵阵香气。“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航天员用过的水净化后可循环使用,其中利用活性炭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
三、科普阅读题
  • 25. (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中国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我国近年部分行业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如图所示:

    “碳捕获和碳封存”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封存”可从大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将其压缩液化泵入地下长期储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控制
    2. (2) “零排放”是指人类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再向自然界中排放CO2。此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3. (3) 工业行业大类中,行业CO2年排放量最多。
    4. (4) 石油化工行业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碳封存”可将CO2压缩至地下储存,其原因是(从微观角度解释)。
  • 26. (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 (1)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它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表中N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2. (2)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3. (3) 移动通信即将进入5G时代,铊将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铊的信息,下列有关铊元素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铊元素的原子核内有81个质子 C . 铊元素的原子实际质量是204.4 D . 铊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1
四、综合题
  • 27. (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 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 (2) 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 (3)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4. (4) 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5. (5) 用图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 (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 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20℃时,配制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填“大于”或“小于”)

    2. (2) 向1~4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1”或“试管2”)。

      ②试管3中可观察到,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

    3. (3) 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题图2,判断溶液X是(填“NaOH溶液”或“稀盐酸”),实验进行到60 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3(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 29. (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 (1) 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 (3) 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 (填字母序号),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NaNO3 B.CuSO4 C.NaCl D.KNO3

    4. (4)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五、计算题
  • 30. (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5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 (2)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