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学校2023年中考历史第八次质检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5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山西运城自古以来就有“黄帝正妃嫘祖养蚕绷丝"的传说。1926年,在运城下辖的夏县西阴村遗址,考古学家李济发掘出半枚炭化的蚕茧,201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又发现了6枚石器时代的石制和陶制蚕蛹.据此可知,传说( )
    A . 依赖历史文献的印证 B . 蕴含一定的历史价值 C . 奠定考古研究的基础 D .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2. 北京房山出土的青铜器“克盂"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封克做医(燕)地的诸侯,管理羌族、进驻艮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3. 有学者指出:“秦朝止住了乱世分裂的车轮,而使之转向天下一统。……正是分裂的强大惯性突然受阻时所产生的巨大震荡,涌出了对新生统一政权的颠覆性力量,使秦朝成为一个过渡王朝。”这主要强调秦朝( )
    A . 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B . 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 C . 面临着巩固统一的巨大阻力 D . 暴政是其速亡的根本原因
  • 4. 据考古发现,西汉政府在长安到玉门关(属敦煌郡)之间设置了45个驿置,驿置内有官卒、传马、传车等。这些驿置的设置( )

    A . 消除了匈奴的威胁 B . 推动了中欧间直接往来 C . 有效的管辖了西域 D . 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
  • 5. 下表为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更替简表。针对这一现象,北宋初年统治者的对策是(    )

    政权

    建立者

    身份

    时间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907-923年

    后唐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923-936年

    后仔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936-946年

    A . 重农抑商 B . 设市舶司 C . 重文轻武 D . 打破坊市界限
  • 6. (2023·佛山一模)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任情返道”则会“劳而无获”。这段材料出自(    )
    A . 《伤寒杂病论》 B . 《资治通鉴》 C . 《齐民要术》 D . 《本草纲目》
  • 7. 下面是历史人物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看法。由此可知( )

    人物

    评价

    司马光

    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

    钱穆

    王安石新政,一面忽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攻速效的心理,对外开疆用武,对内加意聚敛

    A . 评价历史要坚持全面客观的原则 B . 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为准确可信 C . 由于政治立场不同,历史真相也不同 D . 后人掌握资料丰富,评价较全面结论更可靠
  • 8. 隋炀帝在海南岛上复增郡县,计建制三郡十县.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立崖、儋、振三州,先后置三都督府、七州和二十交县以上。到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达五州二十二县,开发地域从环岛沿海逐渐扩大到五指山腹地,这表明当时( )
    A . 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结束 B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C . 经略海疆的主权意识有所提升 D . 地方有一定的行政自主
  • 9. 据记载,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承写当日所奉上谕,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办理,各部司负不准到军机处“回事",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故”。这表明( )
    A .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 . 实行了文化专制政策 C . 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 D . 大兴文字狱制造冤案
  • 10. 康乾时期,清政府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中银边界;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政教事务。这些做法体现了( )
    A .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 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C . 国家疆域远超历代 D . 边疆管理军事为主
  •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东三省奥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 . 地理学研究兴起 C . 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D . 热衷于边疆军事
  • 12.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从表面上看清政府得到了暂时的稳定。但是溃散的太平军很多人转入反满的秘密结社。这些反清势力后来成为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的队伍.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
    A .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C . 为后续革命积蓄力量 D .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13. 洋务运动期间,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近代民用工业,张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下图名片中记录了这一时期张先生的身份交化。由此可知,洋务运动( )

    A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B . 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 C .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抵制作用 D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 14.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政府中的开明人士,他们开始意识到洋务运动实际是一次“跛足的近代化运动”。为此,他们主张( )
    A . 全面引进西方技术 B . 收回国家关税自主权 C . 培养各类新式人才 D . 革新原有的政治制度
  • 15. “评价辛亥革命,主要看其结果,革命是否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事实证明,辛亥革命的坐标是世界的和现代化的。”材料旨在强调,辛亥革命( )
    A .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 群众基础极其薄弱 C .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D . 革命理论尚不成熟
  • 16.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签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这反映出( )’
    A . 商人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B .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 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天津 D . 商人群体具有爱因情怀
  • 17. 在北京某博物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中,其中一块展板的内容包括“庶民的胜利”“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上海望志路106号”“嘉兴南湖游船”等,通过这块展板你可以了解( )
    A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 五四运动的燥发 C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 遵义会议的召开
  • 18. 这是中国继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场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国民党由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也充分崭露头角,由一个少数知识分子精英聚集的小团体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场“大革命”( )
    A .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 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 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19. 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秋收起义 B . 三大战役 C . 南昌起义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 20.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在大小战斗的问歇,在攻克的城镇上,红军都要召开群众大会,演出剧日,讲解他们的土地革命目标抗日政策。由此可见,红军长征( )
    A .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B . 播下了革命种子 C . 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D . 挽救了民族危亡
  • 21. (2022·铜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出(   )
    A .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 中共地位的变化 C . 社会矛盾的变化 D . 领导阶级的变化
  • 22. 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 . 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 B . 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 C . 见证了全国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 . 反映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曲折历程
  • 2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共毙、伤、俘日军155万余人,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5%以上。直至投降,日本在海外的侵略军共352万人,其中向中国投降的日军约128万人,超过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的日军总和。这强调的是( )
    A . 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力量的援助 B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 . 太平洋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D .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 24. 根据题24表情况,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

    交战双方

    1946年6月-1948年8月军队为数的变化

    机动兵力

    士气

    后方

    共产党

    130万-280万

    高昂

    巩固

    国民党

    430-365万

    低落

    危机四伏

    A .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B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C . 发起三大战役,进行主力决战 D . 发起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5. 下图列举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生活情形。这些生活情形的出现表明( )

    服饰类型:长袍、马褂、西裘等

    交通工具;马车、电车、汽车等

    通信方式:电话、电报、邮传等

    饮食文化:淮阳菜、洋葱、罐头

    A . 自由平等成为社会新只岗 B . 中西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交汇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服饰革新改变了社会的风气
  • 26. 下表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古代文明(    )

    发源地

    文字

    建筑

    北非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印章文字

    那烂陀寺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

    长城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

    腓尼基字母

    帕特农神庙

    A . 濒临大河、农耕为主 B . 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C . 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 . 丰富多彩、多元发展
  • 27.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冒在说明影响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变化的因素是( )
    A . 土地关系的变化 B . 决策者所起作用 C . 社会经济的发展 D . 人民的参与程度
  • 28. 用示意图来勾画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史实反映了( )

    A . 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 B . 资本主义制度扩张 C .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 . 新航路开辟的作用
  • 29. 德国史学家曼弗德罗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写道:“1848年 (共产党宣言)对某些人来说是教世福音,对另一些则是魔鬼学说。它的作者被当成救世主加以欢呼,或者被当成人类害虫加以设骂。”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着法的根本原因是( )
    A . 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出发 B . 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评价 C . 对历史进程的认识不同 D . 对文献内容的理解不同
  • 30. 依据图的资料,提炼一个最为恰当的主题。( )

    A . 摄像技术的演变 B . 信息传播方式的演交 C . 中外文明的交流 D .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民族。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

    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盲,因欲通使。

    ——西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B

    初唐·莫高窟壁画

    壁画题字:前汉中宗(指汉武帝)既得金人(佛像),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材料二

     

    两渐、福建等五路

    夔州路 (今重庆奉节县) ]

    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人数

    23780人(占82%)

    103人(占0.36%)

    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种数

    1200种(占80%)

    2种(占0.13%)

    ——据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整理

    材料三

     

    民族精神

    材料出处

    精神一:开拓

    这些开拓事业名垂青史,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摘自新华杜《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精神二:创新

    (创新人物)从实际的不足出发,取得前所未有的创新成果,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发展……

    摘自魏晓明《试论中国古代创新人物的几个向题》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共同的历史信息,并指出各自以什么角度(方面)进行闸述的?
    2. (2) 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存在什么关系?结合所学指出这跟宋代哪一因素的推动有关?

      根据材料三,任选一种民族精神, 闸述其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

      [示例]选择开拓精神。

      阐述: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32.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是家国责任的承担者,是民族未来的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对“老”与“少”的描述:

    老成持重、老练通达、老当益壮、少年老成、年少轻狂、少不更事、长幼有序

    近代对“老”与“少”的描述:

    知吾国当此内忧外患纷乘之时,必求所以自存之道。由后之说知吾国欲求自存,必须求之国民自身……盖民为国之根本,而青年又民之中坚也。欲国之强,强吾民其可也:欲民之强,强吾青年其可也。

    一一摘自1916年高语罕《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材料二:《新青年》中以“背年”命名的文章节选

    篇名

    作者

    刊号

    内容提要

    《敬告青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

    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高语罕

    《青年杂志》第1卷第5期

    详论国民之责任,详细阐释了背年于国家前途的重要性。

    《青年与欲望》

    陈圣任

    《新青年》第2卷第1期

    作者认为想要拯救中国青年,必须从增进其高尚欲望开始。

    《青年之自己教育》

    朱如一

    《新青年》第3卷第4期

    本文详细分析了青年自己教育的原因及重要性。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近代对“老”与“少”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青年》表达的青年观。
    3. (3) 在反抗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中,我因涌现了一批杰出的青年,他们伟大的精神品质照亮了时代.请你从材料三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人物,结合相关史实,以“青年,国家脊梁"为观点进行论述。
  • 33. 棉花作为全球性流动的商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颗.

    材料一:1860年,自鸣得意的棉花贸易商和棉产品制造商沾沾自喜:他们站立在一个世界性帝国——棉花帝国的中心。他们统治的工厂里,成千上万的工人操作着巨大的纺纱机和轰鸣的动力织布机。……他们运转着一个帝国,但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帝王。”

    ——摘编自《棉花帝园——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美国奴隶制已经开始威胁到它一手创造的繁荣,因为南方棉花独特的政治经济与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和北方国内工业化的政治经济相冲突。……他们及时引发了第二次美国革命。

    ——摘编自《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围绕着棉花的问题成为世界性话题。

    2018年8月,中国科技部与商务部联合增设了“一带一路”中亚棉花联合实验室,开展“棉花外交”。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6个棉花品种经审核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2021年3月,H&M、耐克等多家企业因抵制新疆棉花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众怒。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发声谴责,国内明星宣布终止与涉事企业合作,电商平台和手机应用纷纷下架相关产品。

    ——摘编自新华网等相关报道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棉花帝国”的中心在哪?并结合所学,说明“棉花帝国”的建立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美国革命”爆发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如何影响国家的发展?
    3. (3) 根据材料三,围绕棉花的问题折射出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遭遇什么挫折?中国应如何应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