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振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6-02 浏览次数:8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小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八下·宝安期中) 1949年8月28日下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五十余位中共中央和各民主党派的最高领导人来到北平前门火车站迎接北上的宋庆龄。毛泽东说:“我们恭候你来,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向你请教。”宋庆龄即将参加的会议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2. (2023八下·建昌期中) 标志新中国诞生的事件是(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 开国大典   C . 《共同纲领》的制定 D . 西藏和平解放
  • 3. (2024八下·中站期中) 下边知识卡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历史知识卡片

    时间:1951 年

    人物:阿沛•阿旺晋美

    文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A .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B . 西藏自治区建立 C . 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D . 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4. (2024八下·龙马潭期中)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 . 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 . 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 . 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D . 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 5. (2023八下·宝安期中) 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部队是(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6. (2023八下·宝安期中) 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A . 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 .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C . 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D . 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 7. (2023八下·南宁期末) 新中国成立一年后,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有关土地所有权的深刻变革,这场大变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 占全国人口少数的地主、富农占地多 B .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需要巩固 C .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D . 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8. (2023八下·宝安期中)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 .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 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 . 农村停产革命 D . 农村实行“大包干”
  • 9. (2023八下·宝安期中)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5

    26.5

    12.5

    A .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10. (2023八下·宝安期中) 小伟同学在学习历史时看到这样一组关于各部门投资比例的数字:“工业 58.2%、交通运输 19.2%、农林水利 7.6%、文化教育卫生 7.2%、其它 7.8%”。 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以下哪一产业(    )
    A . 农业 B . 文化教育 C . 交通运输业 D . 工业
  • 11. (2023八下·宝安期中) 这是小王整理的学习卡片,请你判断卡片中信息属于的时期及领域(    )

    历史知识卡片

    ★ 到 1957 年底, 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 公里,比 1952 年增加 22%。

    ★ 新建铁路 33 条,恢复铁路 3 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

    ★ 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25 万多公里,比1952 年增加 1 倍。

    A . 土地改革;农业 B . 三大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交通运输业 D . 三大改造;工业
  • 12. (2024八下·麻城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
    A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国务院 C . 最高人民法院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3. (2023八下·宝安期中)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在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地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这种方法指的是( )
    A . 实行股份制 B . 廉价收购 C . 赎买政策 D . 无偿没收
  • 14. (2023八下·文山期中)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 15. (2023八下·宝安期中) 1953年-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的方式实现生产资料的过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实现生产资料的过渡,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 . 生产资料由全民所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B .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C . 生产资料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D . 生产资料的实质没有发生任何转变
  • 16. (2023八下·宝安期中) 《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指出:为了避免“□□□□□”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应是(     )
    A . 斯大林模式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 D . “文化大革命”
  • 17. (2023八下·宝安期中) 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8. (2023八下·宝安期中)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 . 国际主义 B . 无私奉献 C . 救亡图存 D . 居安思危
  • 19. (2023八下·宝安期中)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 新宪法的颁布 C .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20. (2023八下·宝安期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指(    )

    A . 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B .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 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
  • 21. (2023八下·宝安期中) 标志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拨乱反正的是(   )
    A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 1980年邓小平所做的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D . 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 22. (2023八下·宝安期中) 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
    A . 经济体制的变革 B . 土地所有权变化 C . 乡镇企业的出现 D . 农民积极性提高
  • 23. (2023八下·宝安期中)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中共十四大提出( )
    A .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24. (2023八下·宝安期中) 下图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基本状况。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联的是(   )

    ①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               ④开放大量沿海港口城市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5. (2023八下·宝安期中)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是,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下列各项不属于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作用的是(   )
    A . 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B . 培养人才 C . 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D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26. (2023八下·宝安期中)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 27. (2023八下·宝安期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下列与此相关的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
    A .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 “南方谈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D . 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28. (2023八下·宝安期中) 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
    A . 全面从严治党 B . 不断为民造福 C . 全面深化改革 D . 全面依法治国
  • 29. (2024八下·新洲期中) 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
    A .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 .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C .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 .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 30. (2023八下·宝安期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二、综合运用题(共三大题,40分)
  • 31. (2023八下·宝安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图一)

    材料二:图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获得土地的农民在丈量土地

    材料三: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刘少奇的政治报告,不仅系统地论述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而且进一步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战略问题。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四: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该事件的时间是(具体年月日)?新中国成立对国内而言,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图片内容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而开展了哪两大运动?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哪三大方面?改造的的实质是什么?它的完成具有怎样的意义?
    4. (4) 结合历史知识,谈谈材料四中这一认识的重要历史意义。
  • 32. (2023八下·宝安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材料三: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八下《中国历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中“1911年革命”和“1949年革命”的分别指的什么事件?其领导人分别是谁?
    2. (2) 材料二指出的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
    3. (3) 材料三中“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简要谈谈你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认识。
    4. (4)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作为青少年的你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呢?
  • 33. (2023八下·宝安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主席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作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伍修权《我的历程》

    材料二: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次会议?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党中央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材料一和材料二两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中都起到什么共同的作用?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