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②在实践中完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④发挥伟大斗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决定性作用
①发挥国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作用
②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化,切实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③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④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降低国企的经营风险
①提高全国人大议事的效率,推进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②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便利和服务,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完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丰富人民民主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①坚持良法之治,通过立法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②坚持科学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③推动全民守法,促进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实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③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④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①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坚守初心使命,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③要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利用社会客观条件并以此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①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关键
②科技赋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文化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
④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彰显文化自信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要担当重任。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辽阔征程上,天津“动”起来。
材料二:天津大力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财政总支出75%的“蛋糕”切给民生,每年精心安排实施20项民心工程。财政大力度补贴,发行文化惠民卡,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活文化市场。持续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走好新时代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紧紧围绕“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天津港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和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建设,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区域航空枢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踏出沉稳有力的天津足音,展现更好的“天津作为”,海河之滨的暖心故事,还在续写。
材料三: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港考察调研时说:“我们要做好实业。粮食是中国粮食,工业是中国制造,科技是中国人掌握的核心科技……实业做大做强了,我们才能够扎扎实实走出去、名副其实攀登世界高峰。”3年来,天津港集团按照总书记的擘画开拓创新,奋力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成绩单 |
唯物辩证法道理及材料分析 |
天津港集团着力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携手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在集成应用多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基础上,自主创新研发多项自动化码头“黑科技”。 |
① |
面对传统码头的全自动化改造的世界性难题,天津港技术团队设计出全新“单小车自动化岸桥+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双悬臂自动化轨道吊”工艺方案,为传统码头全自动化改造提供了可推广的中国方案和天津样板。 |
② |
天津港把发展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2020年以来,开通了环渤海内支线“天天班”,全面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
③ |
小张到某公司应聘,面试通过后,公司预与小张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明确约定,公司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小张觉得社会保险与养老有关,而自己还年轻,打算与公司签下这份合同。
材料一:“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脱贫致富问题始终念兹在兹、心有牵挂,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
材料二: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就脱贫攻坚发表重要讲话。身为人口较少民族保安族的代表,董彩云带着家乡人民的期盼和嘱托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汇报,并提出加快开工建设临夏县至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高速公路的建议。总书记现场作出了回应,请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这条建议。经多方研究论证,2019年5月,临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路线全长52.5公里,总投资98.3亿元,预计2023年10月可以建成通车。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保安族人民的高速公路梦能变为现实的原因。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积极推动建立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已为120多个共建国家培训3000人次。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帮助共建国家建设了一批清洁能源重点工程,为所在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是如何大力支持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