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整本书阅读练习——《乡土中国》进...

更新时间:2023-05-18 浏览次数:28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语言工作者在没有充分了解乡土社会的特性时,文字下乡活动并不能让乡民们获得多少语言知识。 B . 横暴权力是用压迫的方式迫使被统治者屈服,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社会矛盾解决。 C . 除非社会变动加速,乡土社会的结构和传统绝不会因朝代更迭而产生改变。 D . 要使社会达到“无讼”的状态,长老除了对民众进行必要的教化外,还须在处理纠纷时采取合适的方式,给往后的矛盾调解留下可以依从的范例。
  • 2. 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中国》这本书的性质,不仅是具体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素描,也包含从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总结提炼出的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概念。 B . 作者认为乡下人不识字并不等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是熟人社会,长期的相处使他们不需要用文字眼睛来交流。 C . 作者认为人和动物的学习不同,表现在人依靠以词为主的“象征体系”,学到的是一种普遍的、贯通古今的行为方式;动物学到的只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 D . 费孝通认为人的记忆是有选择的,也就是说人记忆发展的程度是由他们的生活需要决定的。我们不会记取一切的过去,只会记取与当前生活需要相关的部分
二、多选题
  • 3. 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 . 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 . 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 . 《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E .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三、填空题
  • 4.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
  • 5. 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 
四、语言表达
  •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

                。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在我们亲属称谓中,            ,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我记得老师史禄国先生曾提示过我:这种长幼分划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 7. (2019高一上·罗湖期末) 杰出的文学作品不外如下两类:一类是对“不完美的世界”进行揭露和鞭挞,一类是对“更美好的世界”表示向往和憧憬。

    请选择其中一类,结合你阅读的《活着》《平凡的世界》《乡土中国》三部作品中的一部作品(也可以另选其它作品),加以举例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举例准确,阐述清楚,字数不少于120字。

  • 8. (2019高二上·罗湖期末)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从《觅渡》《杜甫传》《乡土中国》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立足作品,合理发散。100—150字。

    ②从《雷雨》《水浒传》《边城》《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至少使用一处比喻,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00—150字。

  • 9. (2022·北京丰台·高一期末)高中语文学习提倡整本书阅读。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你积累了怎样的阅读经验?请从《红楼梦》和《乡土中国》中任选一本,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的一种阅读方法。要求:结合该书内容说明;语言简明,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五、问答题
  • 10. 下面各项中,判断正确。
    1. (1) 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2. (2)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3. (3) 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媒介;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有语言等传情达意的方式;人的生活是定型的,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
    4. (4) 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
    5. (5) 人治和法治之别,不仅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且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6. (6) 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
    7. (7) 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8. (8)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充分地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治的秩序。
    9. (9)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同意权力。
    10. (10) 中国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血缘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六、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他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仅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 . 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C . 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D . 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B . 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C . 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 . 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B . 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 . 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D .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 12. (2019高二下·宜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源于他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察,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政治等是他对这一社会形态一般化的主要概念。

    经过近百年的结构变迁,中国的城乡关系终于在2003—2010期间出现革命性的跃迁,是进入“城乡中国”阶段。其依据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从此发生根本变化,而牵引这场转变的是“农二代”——这批继续他们上一代离土、出村的农民,由于其工作和居住方式上的城镇化以及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和农业的生疏关系,大多数选择了不回村、不返农,由此带来人地关系、农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村庄的演化与分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变。这些新的特征昭示了我们向费孝通意义的“乡土中国”告别。

    在城乡中国阶段,公共政策必须以城乡平等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消灭乡村为结果,只有城乡的平等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两个文明的共生、共融、共荣。将城乡中国而非城市中国作为一个阶段,将允许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生产要素在城乡有效配置,这样更有利于抵达城市中国,将城乡中国作为一种范式和结构形态,不是固守和固化城乡二元分割形态。中国目前的城镇繁荣与乡村破败本身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城乡规划、土地、融资、产业、公共品提供等方面的二元分割 ,造成乡村产业窄化、农民发展机会缺失,乡村成为没有希望和生机的地方,更加剧了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外流与生产要素的单向配置,把“城市中国”当成公共政策的唯一目标,是导致二元体制形成和长期维持的根源,越是单纯用城镇化来发展城市,就越是带来歧视乡村和城乡不平等发展。“城乡中国”这个阶段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关键的是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中国的提出,也是为了避免以乡土中国的公共政策惯性来处理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乡土中国形态,加上在相当时长时期内的结构转变更加固化了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产生巨大的路径依赖,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乡土中国时期的认识和措施来应对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导致决策思维与政策应对滞后于结构变革的需求,影响城乡中国的演化与向城市中国的转变。

    中国已经向乡土中国告别,中国已经处于城乡中国阶段,中国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历经结构进一步深化和二元体制的障碍解除,实现中国的结构现代化和伟大转型。

    (摘编自刘守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基于此,费孝通把传统中国的社会形态概括为“乡土中国”。 B .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个变化历近百年才实现。 C . 农民与土地、村庄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带来了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D . 大多数“农二代”之所以选择不回村、不返农,原因之一是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及农业的关系就不密切。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先介绍费孝通“乡土中国”概念,引出下面自己关于“城乡中国”的概念。 B . 文章接着谈论对于中国社会形态已进入“城乡中国”的判定依据及其重要特点。 C . 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形态变化转型后公共政策安排出现的变化及其重要性。 D . 文章最后展望未来,提出中国将实现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但过程可能并不容易。
    3. (3) 根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概念是费孝通研究、分析“乡土中国”时使用的重要概念。 B . 在乡土中国阶段,大多数农民也离土、出村,但他们大多仍选择了回村、返农。 C . 将“城市中国”作为中国社会结构形态的一个阶段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 D . 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落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所以现阶段需矫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