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7 包身工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7.包身工...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3高二下·泸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最贴近时代、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报告文学,其创作是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是以文学的艺术手法来报告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和人物。

    在报告文学创作的实践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而写?写什么?思想感情的着落点和创作的立足点在哪里?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树立了一个榜样。这部作品主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站在同情社会弱者的立场,创作的立足点面向平民,甚至是不起眼的“小人物”。

    《包身工》充满感情、带有温度,其旋律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博爱。作者笔下散发出博爱情怀,对女童工有着深切的同情,对她们遭遇的不公和悲惨命运进行直接揭露。夏衍的笔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着那个时代的“脓疮”,对那个社会进行“刮骨疗毒”,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以形象的方式记录下来,他要告诉世人那里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是怎样的真相,进而呼唤善良的人起来抗争。1959年,夏衍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他“感到‘灵魂的震动’”“感到愤怒”“觉得非把这个人间地狱揭发出来不可”。

    《包身工》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作者饱含真情之外,还在于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文章开头有这样的内容: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

    这段文字,无论是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都注重细节的刻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包身工》的艺术感染力还表现在充分运用和借鉴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有些评论家甚至把《包身工》作为小说来研究。创作《包身工》时,夏衍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现方法熔于一炉,交错运用,并衔接得恰如其分。尤其是小说手法的运用。他着重描写了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如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通过对他们的刻画,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除了人物描写,值得研究的还有他对写作对象生活场景还原式的描绘,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线索,串起一个个场景,结构严谨,情节生动,画面具有冲击力,特别是某些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如包身工们早晨喝粥的情景描写,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写实性。

    无论是讴歌时代,还是记录社会,报告文学作家都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文学力量,以有温度的作品感动读者,进而凝聚人心,激发更大的前行动力。

    (摘编自曾散《以有温度的文字探索光明——读夏衍的<包身工>有感》)

    1. (1) 下列有关《包身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线索,反映了当时社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 B . 《包身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在饱含真情、注重细节刻画和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上。 C . 有些评论家把《包身工》作为小说来研究,这与《包身工》借鉴和运用了小说手法有关。 D . 《包身工》采用电影的表现手法,一些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写实性。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不只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有关于报告文学对时代、社会发展意义的思考,富有深度。 B . 文章引用夏衍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的话证明作者的创作饱含真情。 C . 《包身工》开头的语言、环境、动作等描写说明作品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D . 本文创作的目的是从报告文学的特点入手,深入探究《包身工》成为经典的原因。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报告文学的创作,如果作者不是基于对社会的真情实感,不是基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召唤,那么作品就很可能是苍白无力的。 B . 夏衍创作的《包身工》站在同情弱者的立场,散发出博爱的情怀,他要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真相,呼唤善良的人起来抗争。 C . 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生活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社会现实,在具体创作中可以采用小说的手法虚构人物。 D . 报告文学或讴歌时代,或记录社会,报告文学作家应有人文情怀,以有温度的作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文学力量,激励后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端午节

    振  鹏

    “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

    拿着血汗去兑换工银的工人,经过长时间劳作之后,面色都呈现银灰如死的惨容,凝滞无光的双目更是冷涩不堪。他们疲乏不支的躯体,一个个都被棉花灰裹着,远看去就好像都穿了白花飞絮的花衣。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从他们的生活状况上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首先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就是厂主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之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会儿,不觉就一致发出了“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探看亲友、打牌、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缥缈而不可触摸了。这些被榨取了血汗的工人,现在心坎里都起了异样的感触。他们失望而又沉默地经过管门的挨次严厉的搜索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暗淡而又简陋,且不经风雨的贫民窟里去了。

    “隆隆……”“隆……隆……隆……”常动不息的机器,仍旧不断地旋转着。

    “鸣——”早晨第一次的汽笛响了,提了饭篮,拿了衣包,一个个工人依然照例陆续走进那数千劳动者的总压榨机关内去拼滴血汗。

    花絮依旧飞舞着。浊气依旧蒸发着,机器依旧转动着……这正是“不准停”的“明天”——旧历端午节。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

    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转动。花絮不停地飞舞,工人们在车轮转动花絮飞舞中,各自拿了饭篮,在机器旁的气管中吸取那黄色的带有强性锈质的蒸汽水,将饭泡热,用他们的午餐。花絮不时地落入碗内,随之就进了他们的口腔;纱头不时地断脱,饭碗便时常离开手而去从事工作。——这是每日的经常情形;不过在今天,各车间里都似乎表现出一种异样的哀怨、悲愤,沉闷、凄惨……的情景来。

    沉默着……只有机器转动声……

    一张字数较多的公告,又出现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

    “王阿三、张小毛、李定国、胡小妹、余国香、朱长富、卫炳生、刘阿桂、张翠芝等九人,不服命令,擅自停工,着即开除,以警将来,此布。”

    第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

    只有“唉……唉……”“王阿三、张小毛……开除了”“开除了九个”的低微叹息声,在死的沉默中颤动着……

    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

    (原载于1926年6月《中国青年》,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厂主新贴的赫赫布告”中的“赫赫”写出了布告的显眼,布告一下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令人惊讶。 B . “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中的“褫夺”表明工人的受教育权已被贫困的生活强力剥夺了,也暗示作者能接受教育的幸运。 C . “缥缈而不可触摸了”中的“缥缈”“不可触摸”表明端午节放假的想法已经被彻底打碎了。 D . “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中的“黑牌子”代指布告,表明其常给人带来坏消息,不是节假日加班,就是开除工人。
    2.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汽笛声显示时间的推移,渲染环境气氛,表现工人们像牲畜般的悲惨生活。 B . 文章通过写工人们从早到晚不停地工作,吃的是落满花絮的用蒸汽水泡热的饭,出门时还要被当作贼似的搜身,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 C . 文章以“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结尾,照应前文对工人们的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工人们被压迫之深。 D . 文章描写了纺织工人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和端午节这天的主要生活、劳动过程,展现了旧中国纺织工人凄凉惨淡的生活境况。
    3. (3) 《端午节》和《包身工》同属于报告文学,这两篇文章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请分别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3.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②“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③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④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

    ⑤“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

    ⑥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1. (1)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这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2. (2) 选文第③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表现出她们怎样的心态?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
    3. (3) 人们把其中一个女工称作“芦柴棒”,仅从这个名字上你能联想到这位女工有着怎样的处境?
四、选择题
  • 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句是(   )
    A .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B . 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 C .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D .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 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项制度的要害在于,政府掌握着生杀予夺的主动权,企业只要获得免检资格,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②近几年来,一场深刻的经济改革在神州大地激荡,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转变职能,市场在松绑除障中释放活力,引领中国经济的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行。

    ③一边是洋房名望,英伦风景;一边是祖国召唤,从头开始。黄大年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后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辞职手续,回到祖国。

    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业。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⑤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作“书橱”,也有人把他们称作“书迷”“书虫”“书呆子”。

    ⑥“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季羡林曾这样回答记者提问。“焚膏继晷 , 兀兀穷年”,他如此形容自己苦苦求索、精益求精的漫长学术岁月。

    A . ①④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⑥ D . ②③⑤
  • 6.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这段文字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B . “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C . “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包身工的生活像奴隶一样凄惨。 D . “饲养”一词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揭露资本家只把包身工当作谋利的工具,根本不当人看的罪恶。
  • 7.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②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③于是老板娘……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们面前。

    ④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A . 借喻 暗喻 借代 借喻 B . 借代 借代 双关 借喻 C . 借代 暗喻 借喻 双关 D . 借喻 借代 暗喻 双关
  • 8. 下列句子中,引号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包身工根本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表示特定称谓) B . “芦柴棒”实在不能挣扎着起来了。(表示强调) C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表示讽刺或否定) D . 东洋婆会心地笑了:“这个小姑娘坏得很,懒惰!”(表示强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