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 10 | 15 | 20 | 25 |
溶液质量/g | 60 | 65 | 70 | 70 |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所加硝酸钾质量/g | 所得溶液质量/g |
① | 10 | 2.5 | 12.5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3.5 | m |
④ | 10 | 4 | 13.2 |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g) |
① | 10 | 2 | 0 |
② | 10 | 3 | 0 |
③ | 10 | 4 | 0.4 |
④ | 10 | 5 | 1.4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2.6 | 15.3 | 20.0 | 25.0 | 38.2 |
硝酸钾和氯化钾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 | |||||||||
温度/℃ | 0 | T1 | 20 | T2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硝酸钾 | 13.3 | 25.0 | 31.6 | 35.1 | 63.9 | 110 | 169 | 246 |
氯化钾 | 27.6 | 31.8 | 40.0 | 35.1 | 40.0 | 45.5 | 51.1 | 56.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10 | 30 | 50 | 70 | 90 |
溶解度/100g水 | 27.3 | 39.3 | 49.0 | 54.1 | 51.1 |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氯化钠(克)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硝酸钾(克)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
9 |
36 |
81 |
90 |
溶液质量/g |
209 |
236 |
272 |
272 |
若将①中得到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g.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①②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③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将④继续恒温蒸发 100g 水,过滤,得到质量为 36g 的固体
d.20℃时,200g 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72g.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x |
42.6 |
45.5 |
小明为测定x的值,取4份40℃的水各50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氯化钾质量/g |
5 |
15 |
25 |
35 |
溶液质量/g |
55 |
65 |
70 |
7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氯化铵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A.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B.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大于20℃。
据此分析,x=,m g 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g。
表一 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
NaOH |
Ca(OH)2 |
CaCO3 |
CaSO3 |
溶解度(克) |
109 |
0.165 |
0.0014 |
0.0043 |
表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克) |
>10 |
1—10 |
0.01—1 |
<0.01 |
等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温度 |
10 ℃ |
20 ℃ |
30 ℃ |
40 ℃ |
50 ℃ |
60 ℃ |
70 ℃ |
80 ℃ |
氯化钠溶解度/g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硝酸钾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A.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实验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A |
B |
C |
D |
E |
|
实验温度 |
20℃ |
20℃ |
20℃ |
20℃ |
60℃ |
溶剂种类 |
水 |
酒精 |
水 |
水 |
水 |
溶剂质量 |
20g |
2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固体种类 |
硝酸钾 |
硝酸钾 |
硝酸钾 |
食盐 |
硝酸钾 |
加入固体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剩余固体质量 |
X |
10g |
7.6g |
6.4g |
0g |
①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食盐,放入烧杯中;
②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为m1g;
③搅拌至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④过滤,称量所得食盐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⑤计算:m1-m2=g。
实验序号 |
海藻酸钠质量/克 |
水的质量/毫升 |
水的温度/℃ |
是否搅拌 |
完全溶解的时间/秒 |
1 |
1.4 |
100 |
20 |
否 |
|
2 |
1.4 |
100 |
20 |
是 |
|
3 |
1.4 |
100 |
30 |
是 |
|
4 |
1.4 |
100 |
40 |
是 |
为了探究加入六偏磷酸钠溶液多少对海藻酸钠溶解速度的影响,请参照上表数据设计该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
实验结论: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C,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硝酸钾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温度/℃ | 60 | 70 | 80 | 90 | 100 | |
硝酸钾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
氯化钠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
硫酸铵和氯化钾是化工生产的副产品,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或影响作物的生长,工业上往往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如图1是硫酸铵等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温度相同时, .
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化学式是 ;
④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 (NH4)2SO4晶体析出(填“有”或“没有”).
资料:苯酸钾熔点122.4℃;纯净固体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在常温时苯酸钾溶解度很小.小于0.4g.
【提出问题】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 想】猜想1:苯酸钾;猜想2:氯化钾,猜想3: .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蒸馏水、AgNO3溶液、稀硝酸.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将白色固体A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 | |
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 |
| 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 |
Ⅲ取白色晶体, | 熔点是 | 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 |
温度( ℃) |
10 |
40 |
65 |
75 |
剩余固体(克) |
261 |
175 |
82 |
82 |
硝酸钾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 |
10 |
40 |
50 |
55 |
60 |
65 |
75 |
80 |
溶解度(克) |
20.9 |
63.9 |
85.5 |
95 |
110 |
126 |
150 |
169 |
求: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溶解度/克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