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新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 .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C .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 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 2. 16世纪时,欧洲物价长期、普遍的上涨,史学家称为“价格革命”。时人分析其原因,多认为是商人独占物资、政府大量发行劣质钱币所造成的。但法国学者波丁主张欧洲物价上涨有更重要的因素,而他的见解也获得后世很多史学家的认同。波丁主张的“更重要的因素”是指(   )
    A .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掠夺 B .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 .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3. 1624年英国议会颁布《垄断法》规定:专利的统一保护期限为14年,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者财政署通过法庭起诉。如果在诉讼中获得成功,胜诉方可获得他所受损失3倍的赔偿,并得到两倍诉讼费用的补偿。该法案的颁布(   )
    A . 促进了英国垄断组织发展 B . 表明议会是英国权力中心 C . 刺激了技术的革新与应用 D . 说明英国法制建设已完善
  • 4. (2023高一下·韩城期末) 17世纪的荷兰,大量精美的商业地图刊印出版,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喜爱地图以及收藏地图,经常把地图挂在房间里或是建筑物庄严的大厅里,就像他们用绘制有当地的以及海外的题材的画来做装饰品一样。这反映出(   )
    A . 地圆学说深入人心 B . 海外贸易发展影响社会风尚 C . 殖民扩张竞争激烈 D . 商业格局变化推动荷兰崛起
  • 5. (2023高一下·西宁期中) 17世纪,某国商船多达一万多艘,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该国是(   )
    A . 西班牙 B . 荷兰 C . 英国 D . 法国
  • 6. 17世纪以后的一段时期,墨西哥、秘鲁经常出现土著人跑到山洞或他人难以企及的山岭中祭拜传统神灵的现象。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 .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残酷性 B . 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C .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文化传播 D . 早期殖民扩张的客观进步性
  • 7. 英法七年战争期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收买对方将领等手段击溃了受法国人支持的孟加拉王公,取得了普拉西战役胜利。由此可知,东印度公司(   )
    A . 具有商业与殖民双重性质 B . 对印度实施了“分而治之”政策 C . 使印度沦为英国半殖民地 D . 促使英国成为东南亚地区霸主
  • 8. 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因,正是英国人的商业进取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夺殖民地的意识。这说明英国成为殖民霸主(   )
    A .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 . 以强大的海军力量作为根本保证 C . 基于制度创新带来的政治优势 D . 基于地理空间狭窄的危机意识
  • 9. 18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文明”观念很快流行起来,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文明进步论和文明等级论,而“文明”话语突出西方与非西方在“文明”尺度上的“差异”。这一观念( )
    A . 为西欧殖民活动提供了辩护. B . 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 C . 刺激了欧洲革命的蓬勃发展 D . 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研究
  • 10. 从18世纪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东南亚香料的兴趣逐渐减弱,茶叶、棉花等新商品的占比大幅增加。英国新设立北婆罗洲公司,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这反映出(   )
    A . 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B .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综合国力上升 C . 特许公司是殖民扩张的重要工具 D .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贸易格局形成
  • 11. 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19世纪后期加快了侵略非洲的步伐,到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缘于(   )
    A . 工业革命的纵深发展 B . 非洲经济的落后 C . 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D . 地理环境的影响
  • 12. 短暂的美西战争预示着新的力量在参与建立新的秩序。这一时期的剧烈变动,用法国政治家的话来说,“要保持为一个大国或变为——个大国,你就必须殖民”,或者用英国首相的话来说,殖民扩张是“一个国家活力的正常、必要、不可避免和明白无误的象征”。上述看法反映出(    )
    A . 美西战争引发欧洲局势的紧张动荡 B . 英法成为争夺殖民地的主要竞争者 C . 西方大国掀起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D . 维也纳体系取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 13. (2023高二下·长治期末) 1870年以后,宗主国在殖民地大多实行的是以官僚制为基础的总督制,而不是采用以前英国“那套以宗主国的法律来管理自己事务的做法”。殖民地或保护国的总督们往往都是由宗主国指派,集司法、立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总督制(   )
    A .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B . 是宗主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成果 C . 适应了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D . 融合了与殖民地原有的政治文化
  • 14. (2024高一下·成都期末) 19世纪中叶,非洲成为殖民争夺的热点区域。1869年,由埃及、法国、英国共同投资兴建的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1875年埃及丧失了运河的股份,1882年英国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股权的变动(   )
    A . 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B . 摧毁了非洲各国的民族经济 C . 反映了工业时代生产组织变化 D . 象征着非洲本土水权的旁落
  • 15. 某学者指出:“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B .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分化加剧 D . 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 16. 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工厂中被制造出来,一些欧洲国家装备着威力强大的舰队,扬帆出航,去征服新的殖民地。可见,火药传入欧洲(    )
    A . 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B . 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 C . 加速了欧洲的殖民扩张 D .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9—1770年,东印度公司囤购大量米谷,用贵得吓人的价格出卖,在印度造成了大饥荒,使孟加拉1/2(1000万人)的居民丧失了生命。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对印度的侵略和榨取,给印度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一个英国议员说:“我深信,地球上任何时候的任何一个文明政府,也没有比1765—1784年的东印度政府更为腐败、更为背信弃义、更为凶恶了。”大量财富(1757—1815年共榨取10亿英镑)流入英国,转化为资本,促进了各种科技发明的增多和许多贵重设备的普遍采用,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占领孟加拉后,抢劫了国库。约值6千万英镑的金银珠宝,进入了公司及其官员的腰包。军队头子克莱武后来在英国下院得意洋洋地说:“富饶的城市在我的脚下,雄伟的国度为我所辖,堆满金银珠宝的国库为我敞开。但是,我总共才拿了价值20万英镑的财物。绅士们!迄今为止,我还为我的这种朴素作风感到惊讶。”克莱武两次被任命为孟加拉总督,1767年他回国后,因抢劫勒索财物受到控告。最后判决承认他收受王公贿赂和官商牟利的事实,但又认为他为英国立下大功,因此不了了之。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 (1) 依据材料一,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殖民活动的历史影响。
    2. (2) 评析材料二中的“克莱武”现象。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欧洲取代了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材料二   英国人在印度修建铁路和兴修水利,开办近代教育推行英语教育,禁止印度旧社会恶俗,还废除了残存的奴隶制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拉美的甘蔗种植园中,黑人奴隶过着悲惨的日子……非洲和美洲为了满足欧洲人的快乐而遍体鳞伤,这无疑是一种“甜蜜的悲哀”。

    ——艾周昌、郑家馨《非洲通史·近代卷》

    材料四  英国的工业品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的农场。这样,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了。这种演变过程也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继发生,如中国。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五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