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

更新时间:2023-06-15 浏览次数:8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
  • 1. 听写。(将你所听到的内容写在田字格里。书写正确、规范、整洁)
  • 2.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并按要求查字典填空。
    1. (1) 小军dù jì小亮的才干,sī zì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jūn lìnɡ zhuànɡ。但小亮shén jī miào suàn,先他请来了曹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2. (2) 爷爷家院子里种了一棵yīnɡ táo树和各种各样的鲜花,鸟儿在树上跳来蹦

      去,hú dié在花间嬉戏,我拿着小chú tou跟在爷爷的后面忙碌其间。

    3. (3) “截”第四画是 。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 3. 下列哪些选项可以看出诸葛亮“料敌机先,精于算计”?(   )(多选)
    A . 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 . 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 . 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 . 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 4. “能歌善舞”中“善”的意思是(   )。
    A . 善良,慈善。 B . 熟悉。 C . 擅长,长于。
  • 5. “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正确的是(   )。
    A . 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得上。 B . 蜻蜓飞得那么快,会追得上。
  • 6.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2. (2) 整个会场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改为夸张句)
    3. (3) 白云从祖父的头上飘过。(改为拟人句)
    4. (4) 祖父多次反复要求我区分谷子和狗尾巴草。(修改病句)
    5. (5) 月是故乡明,我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改为反问句)
  • 7.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 《草船借箭》选自名著《》,作者 ,故事中的四个角色分别是:
    2. (2) 通过学习,我知道《景阳冈》选自名著《》,这部名著塑造了的武松; 《猴王出世》选自名著《》,我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其他故事:等; 《祖父的园子》表达了作者
    3. (3) 我们感恩母亲会用孟郊的: “。”
    4. (4) 《红楼春趣》选自名著《》,作者
  • 8. 综合性学习。
    1. (1) 有趣的谐音。

      外甥打灯笼——

      梁山泊的军师——

      咸菜烧豆腐——

      四月的冰河——

    2. (2) 汉字真有趣。

      在古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笔和纸,为了记事,当时的劳动人民就把一些符号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就叫它,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就叫它

  • 9. 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 (1)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 (2)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 — 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 (3)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二、阅读理解。
  • 10. 课内阅读: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 “用弓箭最好。”周瑜说: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 “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 “只要三天。”周瑜说: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 “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 (1) 这段文字中讲草船借箭的起因是,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的是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周瑜是的人,诸葛亮是的人。
    2.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却

      预计

      招待

    3. (3) 将划横线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4. (4) 联系全文,诸葛亮说: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是因为。周瑜听到后很高兴是因为
  • 11. 课外阅读一。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 “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 “小惠,哪来的橘子?” “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 “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 “爸,我,我错了!”

    “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 — — 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 (1) 下面对于这篇短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短文写了“我”小时候偷橘子,被父亲教导的事情。 B . 短文语言生动,带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C . 短文采用了倒叙的顺序。 D . 第1、2自然段写出了故乡民风的淳朴,表现了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2. (2) 题目中的橘子花指的是什么?
    3. (3) 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的写作方法。
      A . 借景抒情 B . 借事抒情 C . 托物言志
    4. (4)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12. 课外阅读二。

    _______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_______(初期 旺期 中期)。可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_______(干旱 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 (1) 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入文前的横线上。

      ①竹 ②竹笋 ③竹林 ④竹器

    2. (2) 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3. (3) 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这些字是
    4. (4) 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
      A . 疑问句 B . 设问句 C . 反问句
    5. (5) 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
    6. (6) 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三、口语交际。
  • 13. 在学习汉字的时候,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请把你在学习汉字时发现的充满趣味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四、习作。
  • 14. 在我们认知中,童年都是快乐的,充满了欢声笑语,有那么一瞬间,我们被感动,也有那么一瞬间,我们被身边的那些人或那些事启发,请你选你童年中最难忘的或最受启发的一个画面或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350字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