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池州市第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26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2023八下·池州期中) 以下一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④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 2. (2024八下·潜江月考) 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这些主题词排序正确的是( )

    ①疯狂年代  全面内乱

    ②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③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

    ④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A . ①③②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②③①④ D . ④②③①
  • 3. (2023八下·池州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⑤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A . ④①②⑤③ B . ③①④②⑤ C . ③④①②⑤ D . ④③②①⑤
  • 4. (2024九下·达川月考)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中国巩固新生政权措施的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土地改革运动 C . 抗美援朝战争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 5. (2023八下·池州期中)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 B .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6. (2023八下·池州期中) 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B . 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 . 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 7. (2023八下·池州期中)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A . 改革开放新时期 B . 文革时期 C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8. (2023八下·酒泉期末) 以下说法最符合我国1956年—1966年的时代特征的是(   )
    A .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 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C .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D .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 9. (2023八下·池州期中)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海南岛经济特区是1988年设立的。 B . 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边境城市的开放。 C . 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 D .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10. (2023八下·池州期中) 中共十二大、十四大、十六大、十八大都是党的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
    A . 社会主要矛盾—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解放思想—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 11. 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 . 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D .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 12. (2024九下·三元模拟) 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 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 .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 13. (2023八下·池州期中) 邓小平指出:“1979~1983年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 7.9%,1984年的增长率为 14.2%,这超过了到 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 1万亿美元的目标所需的 7.2%年均增长率。”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 . 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 D .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 14. (2023八下·池州期中) 一本书中出现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党的指导思想”等标题。这本书的书名最有可能是(   )
    A . 留法勤工俭学的邓小平 B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C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D . 邓小平的外交风采
  • 15. (2023八下·池州期中) 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

    A . 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 . 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 . 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 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16. (2022八下·江州期末)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态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
    A . 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B .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C . 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D . 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公社→社会主义公有制
  • 17. (2023八下·池州期中)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 “一五”计划实施 C . 土地改革的进行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8. (2023八下·池州期中)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下表推论进行判断(   )

    史实

    结论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 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B . 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 . 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 . 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 19. (2023八下·怀宁期末) 2021年4月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动作不断!美国总统派好友、前参议员多德以祝贺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签署42周年为由率团“访台”。美国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美达成的(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万隆会议基本精神 C . 不结盟运动纲领 D . 《联合公报》规定
  • 20. (2024八下·清原月考)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 21. (2023·市中区模拟) 如图是1972年中美领导人会见时的情景,两国领导人的神情形象的透露出了当时中美关系的变化,此后(   )

    A . 美国完全结束了敌视中国政策 B .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中美联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2. (2024九上·石家庄开学考)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
    A . 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 . 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 . 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 . 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 23. (2023八下·池州期中) 观察如表,下列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呈现出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表

    年代

    主要内容

    1978

    1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1978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80

    我国开始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

    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2

    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A . 从农村到城市 B . 从局部地区到推广全国 C .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D . 优先发展国家重工业
  • 24. (2023八下·池州期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表述正确的是(   )
    A . 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 .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 . 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D . 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 25. (2023八下·池州期中) 某学校为了落实“把疫情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的指示,在网络直播中推出“共和国的脊梁——先进人物汇展”的专题活动,下面一组图片反映出的共同精神为 (   )

    A . 两袖清风,一心为民 B . 民主自由,男女平等 C . 艰苦奋斗,献身国防 D . 勇于攀登,创新科研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26. (2023八下·池州期中) 辨析改错题(请先在括号内判断,对的打“√”,错的打“×”,然后再订正)
    1. (1)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代表大会制定的《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错误:改正:

    2. (2)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 ]错误:改正:

    3. (3) 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国民经济的“改革、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错误:改正:

    4. (4)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错误:改正:

    5. (5)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错误: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7题9分,28题10分,共19.0分)
  • 27. (2023八下·池州期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材料二: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材料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1. (1) “建国梦想”实现于何年何月何日?其标志是什么?
    2. (2)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 (3) 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分别是哪两位领导人?
    4. (4) 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
  • 28. (2023八下·池州期中) 实行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

    材料二:中国经济特区分布图(见图)

    材料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诞生过程

    时间

    会议

    内容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③ ______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7年

    ④ ______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 (1) 材料一提到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责任制?该责任制的实行,在农村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2. (2) 观察材料二,写出图中的①②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名称。图中经济特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将③④空格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4. (4)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四、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 29. (2023八下·池州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九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进一步鼓舞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把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 (1)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 (2) 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3点)

    3. (3) 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