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 /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 /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3章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更新时间:2023-06-10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下·浙江期末)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是( )

    ①燃料燃烧  ②光合作用

    ③动植物呼吸  ④微生物分解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元素只被氧化 B .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属于自然固氮 C . 其他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D .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 3.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 , 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 . 图乙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 .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 4. 如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B . 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 . 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 . 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 5. 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
    A . 非生物界中循环的碳 B . 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C . 食物中有机物里的碳 D . 燃料中的碳
  • 6.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 )
    A . 反复循环的 B . 单向运动的 C . 逐级递减的 D . 逐级递增的
  • 7. 两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光下能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该是( )
    A . 空气 B . 氮气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 8. 一棵2.5kg的柳树种在装有90kg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的干重为25kg,使柳树质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
    A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 . 泥土中的水 C . 土壤中的二氧化碳  D . 天空中的雨水
  • 9. 在碳循环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态系统主要通过(  )

    A . 蒸腾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分解作用 D . 光合作用
  • 10.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 . 二氧化碳 B . 煤炭 C . 木材 D . 细胞中的碳
二、填空题
  • 11. (2022九下·萧山月考) 如图所示是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 (1) 实现③的转化需要微生物的 作用来完成。
    2. (2) ⑤所表示的碳元素主要是以(选填 “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形式在生物之间流动。
    3. (3) 图中所有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是因为还缺少 。
    4. (4) 目前倡导的“低碳生活”措施是为了减缓主要由(填图中数字) 产生的温室效应。
  • 12. (2022九下·兰溪月考)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煤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等物质,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来吸收二氧化硫,请将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2CaCO3+2SO2+O2 2CaSO4+2

  • 13. (2022九下·杭州月考)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如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途径②中,枯枝败叶中的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微生物作用下彻底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CO2分子个数比为
    2. (2) 降碳的一种途径是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使碳全部转化为乙烯(C2H4)、同时生成另一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 (2022九下·舟山月考)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煤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等物质,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来吸收二氧化硫,请将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2CaCO3+2SO2+O22CaSO4+2,其中SO2体现了性(选填“氧化”或“还原”)。 

  • 15. (2021九下·宁波月考)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其中 Y 为葡萄糖 C6H12O6 )。 

     

    1. (1) 图一中的 X 是(用化学式表示)。 
    2. (2) 图二中的转化 3 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涉 及的能量转化情况为。 
    3. (3) 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对应的是图中的。(填“转化 2”或“转化 4”) 
  • 16.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生物圈中的,原因是这类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能为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释放的氧气能维持大气中的平衡.另外,植物能进行,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 17. (2017·浙江竞赛)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太阳光、CO2、H2O、N2组成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 (2) 正确书写一条图中的食物链
  • 18.

    如图为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代表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是(“A”/“B”).

    2. (2) 能够消耗大气中氧气的生理过程是(“A”/“B”).

    3. (3) 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 . 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 . 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各占50%并保持不变 D . 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4. (4) 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19.

    如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二氧化碳和氧气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

    2. (2) 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产物是,条件是

    3. (3) 生物通过将有机物分解,细菌等微生物通过作用将动植物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如此生生不息,构成了大气中的的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

  • 20.

    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 作用进入到植物体内,动物通过 进入到动物体内.

    2. (2) 植物的 作用、动物的 作用、微生物的 作用和工业排放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3. (3)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平衡的是 的  作用.

    4. (4) 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特点是 .

    5. (5) 根据碳循环特点,推测水循环特点也是 .

三、解答题
  • 21. (2021九下·丽水月考) 红萍是太空舱中提供O2和吸收CO2的一种水生植物。当初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试验舱并放置18.9米2的红萍立体培养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多次的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l小时测定一次舱内O2和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红萍通过作用吸收CO2产生O2
    2. (2) 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米2的红萍,则对照组的密闭舱内应该设置
    3. (3)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密闭舱内18.9米2红萍产生的O2能否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并说明理由。
    4. (4) 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循环利用。
  • 22. (2021九下·宁波月考) 如图表示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 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 而不利 影响有。 (任写一点) 
    2. (2) 用文字叙述碳元素在该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是如何循环流动的? 
  • 23. (2021九下·嘉兴月考) 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自己的首个空间站。为了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几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循 环舱内进行模拟试验。舱内栽培了小麦等 25 种植物, 从生 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图为舱内碳 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 (2) 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 (3) 图中可表示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填序号)。
  • 24. 如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动植物的遗体在自然界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①(填生物名称)把它们分解成。这些物质在光照下又能被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作用而利用,进而制造。再进一步被动物利用。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参与物质循环。

  • 25.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水循环的图解,请分析回答:

    1. (1) 图中①②代表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进行①过程的细胞结构是,①过程所发生的变化是,进行过程②时伴随着物质变化所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 (2) 图中③④所代表两类生物其中(用代码表示)是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角色参与碳循环的。

    3. (3) 除了碳循环,自然界还时刻进行水循环,如绿色植物还可以不断地从根部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叶片表皮上的向大气中散失水分,从而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

    4. (4) 纵上所述绿色植物通过三大生理过程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对自然界的碳循环,水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