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甲 | 乙 | 纵坐标y | |
A | 硝酸铜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 | 锌粉 | 红色固体质量 | |
B | 氯化铁与稀盐酸的混合溶液 | 氢氧化钠 | 沉淀质量 | |
C | 不饱和氯化钠溶液 | 硫酸铜 | 溶质质量分数 | |
D | 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 稀盐酸 | 气体质量 |
选项 | 试剂甲 | 试剂乙 |
A | NaCl | AgNO3 |
B | H2SO4 | Ba(OH)2 |
C | HCl | NaOH |
D | K2CO3 | HNO3 |
组成或性质 | 分析 | |
A | 有效成分为NaClO | NaClO属于盐 |
B | 溶液呈碱性 | 溶液的pH>7 |
C | 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 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
D | NaClO与空气中CO2、H2O反应生成Na2CO3和HClO | 此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
查阅资料:氯化铝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Al(OH)3+3HCl=AlCl3+3H2O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A.酸溶液 B.碱溶液 C.盐溶液
【获得信息】
Ⅰ.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Ⅱ.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Ⅲ.已知NaCl、B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四:碳酸氢钠溶液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推断】
小丽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溶液不可能是。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滴加适量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
2 |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①图甲所示实验中,用Na2CO3和稀H2SO4反应来制取CO2 , 而不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来制取,理由是。
②根据图乙所示曲线,写出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
⑴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⑵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与过量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CO2
【实验假设】①可燃气只是CO ②可燃气体只是H2 ③可燃气体是CO和H2的混合气。
【实验过程】实验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水煤气中CO2 , H2O已被充分吸收);
实验后,甲同学认为欲检验所用NaOH是否完全消耗,可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若没有气体产生,则溶液中还有NaOH剩余,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设计是错误的,理由是。
查阅资料可知洁厕灵(如图)的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利用NaHCO3溶液来测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H2O+CO2↑,洁厕灵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克 |
100 |
100 |
100 |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克 |
197.8 |
295.6 |
395.6 |
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质量(g) |
25 |
50 |
100 |
锥形瓶内剩余物质质量〈g) |
123.9 |
147.8 |
196.7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混合固体质量/g |
6.85 |
13.7 |
27.4 |
? |
稀盐酸质量/g |
50 |
50 |
50 |
100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3.3 |
6.6 |
4.4 |
0 |
已知: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请分析计算: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
食用碱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
20 |
40 |
60 |
8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3 |
6 |
8 |
m |
实验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
118.0 |
136.0 |
154.0 |
M |
191.0 |
211.0 |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