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48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2023·扬州)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1)。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

    A . 种类丰富 B . 功能单一 C . 工艺简单 D . 象征皇权
  • 2. (2024六下·淄博期中) 从605年起,为连通全国南北的大河,建立庞大水路交通网,隋炀帝陆续开凿了(    )
    A . 都江堰 B . 大运河 C . 灵渠 D . 珠江
  • 3. (2023·扬州) 观察下表,可推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

    建厂时间

    厂名

    建厂官员

    主要产品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小火炮、炸弹

    1865年

    江南制造局

    李鸿章、曾国藩

    来福枪.重型海防炮、轮船等

    1890年

    汉阳枪炮厂

    张之洞

    来福枪、轻型迫击炮、子弹等

    A . 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 B . 维新派组建训练新式的军队 C . 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 D . 中国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 4. (2023·扬州) 下图是清末画作《火车站》。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 . 民族工业体系完整 B . 空中航线飞速发展 C . 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D . 交通出行方式多样
  • 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里说道:“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出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这种局面始于签订了(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6. (2023·扬州) 下图是创作于1940年的套色木刻版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它意在(    )

    A . 振奋抗战士气 B . 促成国共合作 C . 发起淞沪会战 D . 谋划和平建国
  • 7. (2024九下·南阳模拟) 有学者在1946年9月写到:中国共产党正在试验用不同方法将土地返还给耕者,为制订一部总的土地法做前期准备。这部土地法是(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8. (2024·乌鲁木齐模拟) 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9. (2024九上·广州开学考) 1978年,一些厂矿的负责人提出:每次权力下放,没有人想到要下放到企业,企业一点自主权都没有。企业管得这样死,经济怎能发展起来?这些负责人意在要求( )
    A . 彻底变更企业所有权 B . 改变公有制主体地位 C . 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 (2024八下·沙市区期中) 对比图中2001年和2010年的数据,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开始开放沿海城市 B .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1. 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A . 初步实现统一 B . 遭到外族入侵 C . 文明未能延续 D . 等级制度森严
  • 12. 古希腊时期,诗人品达创作颂诗:“我们找不到比奥林匹亚更伟大的赛会,正如在白昼时找不出比那金色天空中的太阳更加夺目的星辰。”这体现了( )
    A . 古罗马体育的辉煌 B . 古印度人的英雄观 C . 文学与体育的结合 D . 阿拉伯文学的繁荣
  • 13. (2023·扬州) 下图可以用来解释中世纪西欧( )

    A . 庄园经济 B . 手工工场 C . 文艺复兴 D . “三角贸易”
  • 14. (2023九上·红桥期中) 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写道“它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掌握着各国商品运输中的很大一部分。”“它”是( )
    A . 西班牙 B . 英国 C . 荷兰 D . 法国
  • 15. 1804年,他已不满足于做法国的最高统治者,而是要做凌驾于欧洲各国君主之上的帝国的皇帝。他是( )
    A . 查理一世 B . 路易十六 C . 罗伯斯庇尔 D . 拿破仑
  • 16. (2023·扬州) 德川幕府末期,面对幕藩体制危机和民族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 )
    A . 大化改新 B . 倒幕运动 C . 农奴制改革 D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7. (2023·扬州) 有学者认为,1914- 1918年的这场大战“就像可怕的火山爆发 ……这场人为大祸留下的痕迹无处不在”。这场大战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越南战争 D . 阿富汗战争
  • 18. (2023·扬州) 1921年11月,美国倡导召开国际会议,以遏制日本的扩张,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一国际会议是(    )
    A . 巴黎和会 B . 华盛顿会议 C . 雅尔塔会议 D . 万隆会议
  • 19. (2023·扬州) 1936年,受军部操控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这表明(    )
    A .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 .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C .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 . 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 20. (2023·扬州) 下表为1961年6月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确定的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条件(部分)。据此可知(   )

    序号

    条件

    一、

    奉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习

    二、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三、

    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厂

    A .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 . 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C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 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 21. (2024九下·扬州模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该作品是(    )
    A . 《纵游淮南》 B . 《春江花月夜》 C . 《题扬州禅智寺》 D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22. (2024七下·汕头期末) 元朝时,一位意大利人曾在扬州担任官职3年。后来,他回忆起扬州时说:“城甚广大,所属二十四城,皆良城也。”他是(    )
    A . 忽必烈 B . 马可·波罗 C . 高朗亭 D . 盛白沙
  • 23. (2023·扬州) 扬州八怪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的是(    )
    A . 汉武帝 B . 刘细君 C . 郑板桥 D . 汪曾祺
  • 24. (2023·扬州) 《扬州的夏日》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里的“我”是(    )
    A . 欧阳修 B . 苏轼 C . 阮元 D . 朱自清
  • 25. (2023·扬州) 扬州市区有一个代表性旅游最区,内有五亭桥(图6)等著名景点。该景区是(    )

    A . 东关街 B . 瘦西湖 C . 瓜洲古渡 D . 江都水利枢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9分,27题8分,28题8分,共25分)
  • 26. (2023·扬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和前代比较,元代政治制度中有几 个比较明显的变化:(1)中央机构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2)中央设置宣政院等机构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等等。元朝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大都为后代所承袭。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政治体制及礼法制度 的建设和改造,极大提升了明代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功能。虽然发生种种“矫枉过正”,并且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却在总体上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方志远《明前期国家治理中的民生关怀》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中央设置的政治管理机构。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明时期政治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
  • 27. (2023·扬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大多数人开始过上温饱生活,居民的营养状况改善,体质增强,居民结婚率和出生率上升,医学的进步使某些致死率极高的流行疾病受到控制,死亡率下降,于是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及其以后一个时期的英国正是处于这个阶段。

    ——摘编自王章辉《论英国工业革命对人口再生产方式和分布的影响》

    1. (1)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国人口变化趋势。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人口与工业革命”为主题,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8. (2023·扬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宣传画《发展科学奖励发明为加强祖国工业,农业,国防建设而奋斗!》(局部)。

    ——沈榆、孙弋《强国图志:从宣传画里看新中国发展之路》

    材料二:邓小平强调,如果科学技术水平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也就得不到改善,“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城占有一席之地。”

    ——摘编自侯强《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及现实启示》

    1. (1) 据材料一,说说你对画作内容的理解。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