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3-08-01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20. (2023八下·东城期中) 下面是小铭设计的“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求作:菱形(点上,点上).

    作法:①以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

    ②以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

    ③连接

    所以四边形为所求作的菱形.

    1. (1) 根据小铭的做法,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 (2) 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

      ▲  =▲  ,

      中,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填推理的依据)

      ∴四边形为菱形(  )(填推理的依据)

  • 21. (2023八下·北京市期中) 如图,在△ABC中,AB=4,AC=3,BC=5,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BC、AB于点D、E.

    1. (1) 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
    2. (2) 求AE的长.
  • 22. (2023八下·北京市期中)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在边CD上,DF=BE,连接AF,BF.

    1. (1) 求证:四边形BFDE是矩形;
    2. (2) 若AF平分∠DAB,CF=3,BF=4,求DF长.
  • 23. (2023八下·北京市期中) 海伦公式是利用三角形三条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用符号表示为:(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 S为三角形的面积).利用上述材料解决问题:当时.
    1. (1) 直接写出p的化简结果为
    2. (2) 写出计算S值的过程.
  • 24. (2023八下·北京市期中) 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

      

    1. (1) 在图①中,画一个正方形,使它的边长为
    2. (2) 在图②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3. (3) 在图③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 5,并直接写出该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的长度.
  • 25. (2023八下·北京市期中) 某同学在解决问题:已知 , 求的值.

    他是这样分析与求解的:

    先将进行分母有理化,过程如下,

         

    请你根据上述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

    1. (1) 若 , 请将进行分母有理化;
    2. (2) 在(1)的条件下,求的值;
    3. (3) 在(1)的条件下,求的值
  • 26. (2023八下·北京市期中) 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其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记载了用几何法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的方法,以为例,大致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原方程变形为 . 即

    第二步:构造一个长为 , 宽为的长方形,长比宽大2,且面积为3,如图①所示.

    第三步:用四个这样的长方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是一个小正方形,如图②所示.

    第四步:

    将大正方形边长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

    小正方形边长为常数____,

    长方形面积之和为常数____.

    由观察可得,大正方形面积等于四个长方形与小正方形面积之和,得方程____,两边开方可求得 .  

    1. (1) 第四步中横线上应依次填入
    2. (2) 请参考古人的思考过程,画出示意图,写出步骤,解方程
  • 27. (2023八下·北京市期中) 现有正方形和一个直角
    1. (1) 如图1,若点与点重合,射线延长线于 , 射线交正方形的边 , 则的数量关系是               , 请证明你的结论;

        

    2. (2) 如图2,若点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射线延长线于 , 射线恰好经过点 , 则的数量关系是               , 请证明你的结论;

        

    3. (3) 若在正方形所在平面内任意移动,射线交直线于点 , 射线交直线于点 , 若始终保持相等,请你直接写出点所有可能的位置.

        

  • 28. (2023八下·北京市期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P,Q两点,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到x、y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等于点Q到x、y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则称P,Q两点为“等距点”.
    1. (1) 如图1,已知点P的坐标为 , 在点中,与点P是“等距点”的有

        

    2. (2) 如图2,菱形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①当时,点N为菱形的边上一个动点,令点N到x、y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为 , 则的取值范围是           

      ②当时,点F为菱形的边上一个动点,若平面中存在一点E,使得E,F两点为“等距点”.在图3中画出点E的轨迹,并计算该轨迹所形成图形的面积;

            

      ③我们规定: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是整点.若菱形的边过定点 , 点F为菱形的边上一个动点,平面中存在一点E,使得E,F两点为“等距点”,若菱形内部(不含边界)恰有9个整点,直接写出点E的轨迹所覆盖整点的个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