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各民族发生大规模迁徙和融合的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规模进入中原。黄河流域汉族大批南迁,与南方各族的交往十分频繁和密切。 ——摘编自邱树森等《新编中国通史》 |
材料二:隋唐王朝扩大了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宋、辽、金时期,内地和边疆的开发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元朝时期,中原和边疆地区发生了长达百年富有特色的大融合。及至明清,消除边疆地区的割据势力和抵御外侮,成为这一时期边政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等扶持政策,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
|
——文字与图表均摘编自李波等《“这十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调查研究》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工商业中心。市民主要从事制造业或者商业,过者截然不同于农村居民的生活,在与封建领主的斗争中逐渐获得城市的自治权。
——摘编自周靖等《中外历史一百讲》
材料二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河是一个开放的下水道汇聚处,各种生活与工业污水无序排入。为改变这种情况,伦敦当局着手建立一个现代下水道系统。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出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第五卷
材料三 应国家的宏观策略转移,城市的发展出现新趋向。中国自1996年开始推行建设生态城市。2012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也推动了智能城市发展。
——摘编自薛风旋《中国城市文明史》
【任务一文本阅读】同学们通过文本阅读,初步感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材料一 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就是指由西方文明所主导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其本质就是以西方文明为内核,融合了现代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道路而言的,它是以中华文明为内核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原则和价值旨归的现代化发展新路。
——摘自王立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任务二知识梳理】同学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材料二
【任务三观点论证】同学们分享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阅读笔记。
材料三
笔记一 | 笔记二 | 笔记三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问题,并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和坚强组织保障。 ——摘编自齐英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雄辩地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植根中国国情、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新道路。 ——摘编自鲁保林等《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底气》 | 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成功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和路径。 ——摘编自尤琳等《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