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8 浏览次数:72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运用(40分)
  • 1. 请你为朝夕相处的校园完整画像。

    难忘啊,校园的一草一木:走廊上,那满墙的cǎi huì____ , 曾经迎来多少来自wǔ hú sì hǎi ____的友人的驻足观赏;图书馆内,有我们热爱的shū jí____ , 那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操场两旁,高大的树木在wēi fēng____ 的吹拂下,轻轻动,树上的鸟儿清地鸣叫着。

    1. (1) 请借助拼音将空格补充完整。
    2. (2)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A.huàng  B. huàn 

      ②清 A.cuì    B.chuì

    3. (3) 在教室的墙面上,“面对困难,不哭qì,不放qì,要有志qì,要以乐观勇敢为武qì,这样才能成长”这句格言一直鼓励着我。选出格言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顺序正确的一项。(    )
      A . 气  泣  弃  器 B . 泣  弃  器  气 C . 泣  弃  气 器 D . 气  弃  泣  器
  • 2. 难忘生字。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1. (1)
      A . 眨眼 B . 肿胀 C . 抵炕 D . 剥削
    2. (2)
      A . 万象更新 B . 焉知非福 C . 见微知著 D . 司空见贯
  • 3. 请你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出口成  终日不成 B . 与人为  通国之弈者也 C . 声泪下  虽与之 D . 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
  • 4. 回忆学过的诗句,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包含我国传统节日的一项。( )
    A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D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5. 回忆读过的名著,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 B . 读经典名著时,我们可以在页面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C .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梗概部分是按照“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顺序写的。 D . 《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 6. 难忘同学。请你关注下列句子的加点部分,选出感谢同学的话中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
    A . 谢谢你,小明,在我抱怨自己写不出精彩的文章,可是又不肯下苦功夫的时候用“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来劝告我。 B . 谢谢你,小刚,是你告诉我辩论时既要注意听也要学会说。“听”出对方的矛盾和漏洞,“说”要抓住漏洞反驳,我们小组这才赢了辩论赛。 C . 谢谢你,小红,你知道我喜欢书法,就买了一本王羲之的三门记》送给我。 D . 谢谢你,小芳,去年过年你送我一袋年糕,祝福我“万事如意年年高”。
  • 7. 难忘老师。请你根据情境,运用学过的词句,还原老师曾经的谆谆教导。

    朱自清感叹:“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 外,又剩些什么呢?”所以,您教导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您以“ ”鼓励我们要像竹子一样,任凭风雨,依然坚韧顽强。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犹如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想起杜甫的名句“ ”,令我们终身受益!

  • 8. 回忆美好,感恩无限。你会给学校的学弟学妹留下什么礼物呢?请你从以下两个礼物中任选一个并将礼物名片填写完整。                           

    礼物1:留下一个榜样榜样名片

    他(她)是课文中的(谁)

    因为他(她) 

    礼物2:留下一本好书
           书名:《

    为这本书点赞,因为它

  • 9. 毕业相册需要选印一幅书法作品,寄托母校对同学们深深的祝福和希望,选出下列选项不合适的一项。( )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书法作品中的“酬”是形声字,本义为主人向客人敬酒作答。请选择“天道酬勤”中“酬”的正确含义。( )
    A . 向客人敬酒 B . 用财物报答 C . 交际往来 D . 实现愿望
二、阅读·鉴赏(35分)
  • 11. 【这是爸爸妈妈送给你的文章】

    人生小幼 , 精神专利 , 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 , 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小幼:幼小的时候。②专利:专注而敏锐。③固:所以。④理:温习。

    1. (1) 选出对“人生小幼,精神专利”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人一出生,就有敏锐的精神专注力。 B . 人一出生,专注力就很专一而敏锐。 C .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而敏锐。
    2. (2) 作者七岁时学习和二十岁以后学习有什么不同?(用指定符号在文中勾画作答)

      ①七岁时:(用横线勾画)

      ②二十岁以后:(用波浪线勾画)

    3. (3) 选出下列诗句表达的意思和短文所讲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A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4. (4) 我读懂了爸爸妈妈寄托在这篇小古文的期望是:
  • 12. 【这是初中学长送给你的文章】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会呈现出白色。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要和露珠一样,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智谋和策略,能让生活变得豁然开朗。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坐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殊——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但她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被别人家笑话了去”。因她无法适应,关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蜚声中外:

    2. (2) 我发现作者为了说明观点,选了四个事例,其中,第②自然段的是略写,第③自然段的和第④自然段的详写,这四个事例中,只有是反面的例子。(填字母)

      A.仙人掌 B.蝴蝶 C.叶嘉莹 D.林黛玉

    3. (3) 选出能表达短文观点的内容( )(多选题)。
      A . 人,也要和露珠一样,学会适应。 B . 学会适应是一种智谋和策略,能让生活变得豁然开朗。 C . 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D .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4. (4) 如果想补充一个事例说明短文的观点,选出下列不恰当的一项( )。
      A . 鲁迅意识到,当时的环境下,医学并不能救中国,于是弃医从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B . 弈秋的学生下棋时看见天上有天鹅,就想着要把它射下来。 C . 骆驼为了适应沙漠,背长有肉峰,内蓄脂肪,胃有三室,可以贮水,在沙漠里可以多日不吃不喝。 D . 起初长颈鹿的脖子并不是很长,为了在热带草原上能吃到高处的叶子,它的脖子逐渐变长了。
  • 13. 【这是小学老师送给你的文章】

    材料一:

    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选自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

    材料二:

    XX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阅读

    内容

    卡通漫画

    112

    56%

     

    阅读

    习惯

    每天读

    15

    7.5%

    杂志

    32

    16%

    经常读

    70

    35%

    武侠小说

    30

    15%

    有时读

    93

    46.5%

    文学名著

    26

    13%

    不读

    22

    11%

    (摘自网络)

    材料三:

    (摘自报纸)

    1. (1) 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林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小林搜集信息的渠道有
    2. (2) 阅读材料一,选出不属于习爷爷告诉我们的学习方法的一项。( )
      A . 勤学书本知识 B . 多学课外知识 C . 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 D . 勤做读书笔记
    3. (3) 根据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卡通漫画。

      ②××小学大多数六年级学生都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③××小学六年级学生读杂志的比读武侠小说的少。

    4. (4) 读了以上三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请你谈谈对“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这句话的理解。
三、表达·交流(25分)
  • 14. 生活中,有些场合需要我们作即兴发言。请结合以下情况发表感言。毕业联欢会上,主持人问你,即将迈进初中大门,你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请结合实际写一写。
  • 15. 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们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友谊、珍惜幸福,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的某次或某些经历,以及从中感悟到的道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