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
|
图一:北宋纸币铜板印本 |
图二:南宋“会子”纸币 |
材料二:北宋印造纸币的铜版拓片。正面上部有十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人正忙于搬运货物。铜版长16.2厘米,宽9.2厘米,约在20世纪30年代流落到日本,为田中清岳堂收藏,国内仅存原铜版拓片,该印版的出现,在我国引起极大反响。
材料三:南宋发行了多种纸币,最主要的一种是会子。1160年临安府知府钱端礼率先统一由政府出面发行“会子”,后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直到元朝,马可•波罗才将纸币传播到伊朗,而后传到日本、高丽。在南宋152年的历史中,使用纸币的时间长达100多年,共发行“会子”近14亿贯,相当于发行了1600多吨黄金,纸币的重要用途由此可见。
A.文献资料
B.实物资料
材料一:宋元两朝都强化了驿站制度,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朝中书省以及行省所辖驿站共有1400余处,推动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国内现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驿站是位于河北省的鸡鸣驿,始建于元朝。
材料二: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元时期的交通以海上为主。往南可以到达今越南、印度尼内亚等地,甚至到达大食(阿拉伯)地中海沿岸;往东可以到达日本和高丽。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商船往返。宋代与中国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中国的创造发明输入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材料一: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宋朝朝廷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并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一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见如图
|
|
材料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材料五: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