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7-14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9分)
  • 1. (2023八下·凤县期末) 下列字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褓(qiáng)  老(yù)    章(zhuān)   挑拨离(jiàn) B . 峻(chán)   翠(fěi)   级(shí)     然而止(jiá) C . 篷(ruò)    日(yì)    黑(lí)      怒不可(è) D . 汩(gǔ )    突(wū)    死(pián)    销声迹(nì)
  • 2. (2023八下·凤县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擦拭    骤然    蠕动    瞬息万变    接踵而至 B . 喧腾    告戒    虔诚    纷至踏来    怒不可遏 C . 颠簸    衰竭    潦绕    目眩神迷    穿流不息 D . 驰骋    演译    懈怠    名符其实    行将就木
  • 3. (2023八下·凤县期末)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的看法只是井蛙之见,肤浅得很,说出来怕贻笑大方 B . 春游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不要攀折花木,也不要对草坪纷至沓来 C . 凭借王霜在加时赛震撼人心的惊天一脚远射,中国女足逆转韩国队,闯进东京奥运会! D . 他被突如其来的质疑问得张口结舌,不知所措
  • 4. (2023八下·凤县期末)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将“到”删去,“能否很好地”改为“的”) B . 《今日说法》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内容新颖和风格独特造成的。(把“造成的”去掉) C . 只要提到元曲,张敏经常会大谈特谈马致远,因为她非常崇拜这位古代文学家,几乎能背诵马致远的每一首曲。(改“经常”为“就”) D . 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将“开发”调到“设计”前面)
  • 5. (2023八下·凤县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1)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2. (2)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 (3)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4. (4)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题破山寺后禅院》)
    5. (5) 白居易《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
    6. (6) 成语“扶摇直上”源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中“”一句。
    7. (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 6. (2023八下·凤县期末)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能使千万读者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命运和生活。阅读文段,请结合书中内容完成后面问题:

    保尔的心狂跳不止。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他终于冲破了枷锁,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重新投身到战斗行列,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的人生中还有哪些“冲破了枷锁”的经历?请试举一例,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小说人物精神对你的启示。

    保尔的人生经历:

    对你的启示:

二、综合性学习。(7分)
  • 7. (2023八下·凤县期末) 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并完成后面任务。

    【材料一】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陶器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カ。

    (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人民网2022年5月7日)

    【材料二】母亲这样的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背,还会种地了。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右图)

    1. (1) 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至少写出两条)
    2. (2) 周末,文雅、文博一起到文栋家做客。午饭时间快到了,文栋穿上围裙到厨房炒菜。文博好奇地问:“文栋,你家怎么会让你炒菜呢?我爸妈说,我们初中快毕业了,学习很辛苦,从不让我做家务。”假如你是文栋,你会说:“
    3. (3) 【材料三】是文雅为“爱劳动·会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三、阅读理解。(44分)
  • 8. (2023八下·凤县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错失恐惧”那些事儿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以下这些经历?新年第一天,写下目标和计划,决心好好学习,结果刚过 5 分钟,就不自觉地拿起了手机;从断网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感到焦虑,生怕错过任何一条消息;正在出差途中,眼看着手机快没电了,立刻感到心急……如果这些时刻你都不陌生,那不妨了解一下“错失恐惧”吧!

    错失恐惧是什么

    错失恐惧最早由美国作家安妮·斯塔梅尔提出,随后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最初,心理学家沃恩提出的定义为:因为担心错失“同伴做得比自己好、知道或拥有的比自己多”之类的信息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的感受。后来,有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观点:错失恐惧指的是个体因担心自己错失他人有意义的经历而产生的一种弥散性焦虑,而且有错失恐惧的人具有期待持续知晓他人所做之事的显著特点。

    这些定义看起来有点抽象,其实错失恐惧描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的人爱不停地刷微博、刷抖音、刷朋友圈,生怕错过别人分享的动态。即便刷久了自己也觉得没意思,过了一会儿还是照刷不误,因为不想错过任何一条最新动态。心理学家沃瑟姆在 2011年提出,错失恐惧是指对后悔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来源于个体对于社会交往、新体验、有利投资或其他正进行事件的担心,因此个体强烈期待持续跟进他人所做之事。

    错失恐惧分为哪几类

    总体而言,错失恐惧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线上背景中的状态性错失恐惧,是指由频繁使用网络所引发的错失恐惧。2018年11月18日,在北京发布的《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18)》指出,现代人平均每天刷手机97 分钟。《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则指出,中国网民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时间达 5.69 小时。长时间使用网络是产生错失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类是社交媒体错失恐惧,是指个体因为担心错失社交媒体中的相关内容而产生的错失恐惧,外在表现为频繁刷新各大社交媒体的消息及动态。第三类是饮酒错失恐惧,是指个体因担心无法参与饮酒活动而产生的错失恐惧。

    哪些因素会让人产生错失恐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共有三类因素会影响错失恐惧的产生。

    第一大类影响因素是个人的心理因素。首先,人格特质会影响错失恐惧的产生。研究表明,表现出好社交、外向、热情等人格特质的人,错失恐惧水平一般较高。其次,错失恐惧可以理解为个体在进行自我调节受阻时产生的现象。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足够的自主权,或者没有事情让其产生胜任感,都会增加其产生错失恐惧的可能性。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关系需要才能得到满足,而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孤独,这种关系需要的缺失也会导致错失恐惧。

    第二大类影响因素是社交媒体的使用。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错失恐惧呈显著正相关。通俗来讲,就是社交媒体使用强度越强,错失恐惧的程度越深。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当人们无法使用社交媒体时,个体的焦虑水平会上升。

    第三大类影响因素是年龄和性别。有研究得出结论:年轻人的错失恐惧水平往往更高,而且男性高于女性。

    错失恐惧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错失恐惧主要会影响个体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心理适应情况。错失恐惧对个体的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分为两类:一般社交媒体使用和非适应性社交媒体使用。一般社交媒体使用是指,当人们为错失恐惧感到困扰时,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因为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可以自主交友、与他人进行互动,使自己的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得到满足。非适应性社交媒体使用是指,个体在不当的场合或者采用不当的方式使用社交媒体。错失恐惧会导致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出现问题,包括手机成瘾、“低头症”等。

    错失恐惧对心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错失恐惧会影响个体的压力感,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出门没带手机时,就会备感压力,这也是错失恐惧导致的后果。最重要的是,错失恐惧会导致抑郁等消极情绪产生。有研究表明,错失恐惧与幸福感、自尊等积极的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

    错失恐惧是病吗

    有一些媒体在介绍错失恐惧时,常常称之为“错失恐惧症”,但实际上错失恐惧并没有达到精神病理学的标准,只是具有轻度或中度的心理与生理症状,因此严格来说它不是病。如果想了解自己是否有错失恐惧问题,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填写相关问卷、量表进行测量,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是普日贝尔斯基等人编制的错失恐惧量表。

    不可否认,网络社交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导致一些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还是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多参加一些线下的社交活动,感受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深度与温暖。

    1. (1) 文章开头段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有何作用?
    2. (2) 请你为“错失恐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
    3. (3) 文章采用了多个小标题,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 (4) 最近一段时间,小宇同学迷恋上网刷朋友圈,浏览各种信息,精神不振,成绩每况愈下。他解释的理由是“同学们聊天的内容我都不知道,不上网了解的话,就会被大家孤立”,他认为自己患上了心理疾病,对此感到十分焦虑。请你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对他进行规劝。
  • 9. (2023八下·凤县期末) 阅读《向一棵树鞠躬》一文,完成问题。

    向一棵树鞠躬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③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④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⑤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⑥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⑦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⑧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⑨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但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⑩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⑪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⑫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⑬老人告诉我,这砖垛在这里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⑭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

    ⑮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砖垛,要活成精呢!”

    ⑯我看见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⑱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 (1) 第③段说“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请根据文章语境,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⑰段画线的句子。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3. (3) 请你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4. (4) 本文第⑬段画线部分和七年级我们学过的《紫藤萝瀑布》都使用了相同的插叙写法,请对照【链接材料】比较它们在写作意图方面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节选自《紫藤萝瀑布》)

  • 10. (2023八下·凤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告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枥,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节选自《古文笔法百篇》)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能千里而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食之不能尽其  ④而有之失不亦多乎

    2.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

    3. (3) 【甲】【乙】两文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 11. (2023八下·凤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释】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离职。

    1. (1) 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你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2. (2) 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作文。(50分)
  • 12. (2023八下·凤县期末)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1)青春可以指一段生机盎然的年岁,也可以指一种朝气蓬勃的心态;漫游可以是一次任由所愿的游览,也可以是一次心藏期许的闲行。在你美好的记忆里,应该会有那么一次带有青春气息的漫游吧,在从容行走观看间,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与发现?

    请以《青春漫游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班级举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演讲比赛,请你以《少年当作为》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