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3年中考历史第四次模拟预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8 浏览次数:2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題1分,共10分)
  • 1. 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永济渠 D . 大运河
  • 2. 东汉中期以后,帝王短命,幼主继位。在争夺统治权的过程中,出现了( )
    A . “安史之乱” B . “八王之乱” C .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 . 藩镇割据
  • 3. 下图所示的政治制度出现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元朝 D . 明朝
  • 4.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相关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6.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   )
    A . 内蒙古自治区 B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7.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 . 钱学森 B . 邓稼先 C . 屠呦呦 D . 袁隆平
  • 8. 这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指的是( )
    A . 古埃及 B . 古巴比伦 C . 古印度 D . 古希腊
  • 9. 下图所示内容,最恰当的主题是( )

    A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B . 民族解放运动 C . 思想解放运动 D . 欧洲政治革命
  •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 . 印度民族大起义 C .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 “非洲年”的出现
二、归纳列举题(共 15分)
  • 11.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封建帝王。
    1. (1) 统一六国,首创中央集权制度
    2. (2) 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3. (3) 改国号为周,创立殿试制度
    4. (4) 设三司,废丞相的明朝开国之君
    5. (5) 平定噶尔丹叛乱,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 12.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在南京建立的政权。
  • 13.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 (1)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行了血腥大屠杀
    2. (2)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 (3) 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 14.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 (1) 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 (2)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 (3) 今天仍在法国施行,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4. (4) 罗斯福新政期间,向无依靠者提供救济
三、材料分析题(共 20分)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

    1. (1) 材料一中图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图二“玄类”的弟子记录的哪本书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图三“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图四“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2. (2) 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的“消极作用”是什么?
    3.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外交流的认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一《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回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T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莫国等,

    1. (1) 请写出一例材料一中“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史实。结合所学写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3. (3) 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再写出一例“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4. (4) 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城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暖光”。

    材料二:……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材料三:在2018年达沃斯论坛上,中国企业家马云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没有任何人可以制止全球化,没有人可以制止贸易……”

    1. (1) 材料一中“公元1500年前后”的哪一事件使“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迎来了近代的曙光”?
    2. (2) 根据材料二,写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写出一例即可。
    3. (3) 材料三中“中国企业家马云”认为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 1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党都能及时纠正错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统一战线】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写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
    2. (2) 【武装割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写出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在秋收起义遇到挫折后,共产党人找到了哪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3. (3) 【生死攸关】博古、李德“左”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写出纠正其错误的会议。
    4. (4) 【八字方针】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哪一失误后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5. (5) 【历史转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遭受的最严重的挫折是什么?哪次会议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6. (6) 【伟大的党】通过以上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何认识?
  • 19. 漫画是人们记录表达对历史事件的情感态度的方法之一。下列漫画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漫画一中“德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德国的“挑战”导致了哪一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2. (2) 漫画二的“新生儿”指的是什么?写出“新生儿”诞生的标志。
    3. (3) 漫画三反映了哪一事件?漫画四“‘民主’推销员”有何危害?
    4. (4) 通过观看漫画,你有何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