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西青区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7 浏览次数: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2023·西青一模) 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如图思维导图中①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 世袭制、禅让制 B . 禅让制、世袭制 C . 分封制、郡县制 D . 郡县制、分封制
  • 2. (2023·西青一模) 下列选项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

    A . 无为而治 B . 为政以德 C . 依法治国 D . 兼爱非攻
  • 3. (2023七上·德阳期中) 《史记•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    )
    A . 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 . 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 C . 秦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D . 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 4. (2023·西青一模) 他力主迁都洛阳,并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使得北方礼乐行政、民情俗尚与汉族封建社会无异,致使江南人士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之叹。他是(    )
    A . 北魏孝文帝 B . 唐太宗 C . 宋太祖 D . 明太祖
  • 5. (2023·西青一模) 如图为唐朝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它可以作为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史实证据(    )
    A . 玄奘西行 B . 文成公主入藏 C . 金城公主入藏 D . 唐蕃会盟
  • 6. (2023·西青一模) 清朝乾隆皇帝先后颁行了《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并设立“金瓶掣签”制度;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设伊犁将军,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这表明(    )
    A . 汉藏之间民族差异在缩小 B . 清朝时西藏开始成为中国领土 C . 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D . 清朝时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 7. (2023·西青一模)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又开放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又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通商口岸的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主动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 B . 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 D .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 8. (2024九下·赣榆模拟) 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 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 .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9. (2023·西青一模) 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为实现“民主与科学”而进行的探索活动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0. (2023·西青一模)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了战略转移。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这一伟大传奇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 井冈山会师 C . 红军长征 D . 西安事变
  • 11. (2023·西青一模) 军事历史学家富勒指出:日本既没有足够兵力控制印度洋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兵力在太平洋上拼死一战,这是由于中国抗战给整个二战进程和结局带来重大影响的结果。他意在强调(    )
    A .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剧 B . 反法西斯同盟国的相互配合 C . 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的支持 D . 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 12. (2024·阳春模拟)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粉碎国民党将战争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为此(   )
    A .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 . 中共组织三大战役 C .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 . 我党同国民政府重庆谈判
  • 13. (2023·西青一模) 朝鲜战争结束时,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战时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叹息说“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材料可以用于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 . 解决了新中国的安全问题 B . 拖延了新中国的经济恢复 C . 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D .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 14. (2024八下·徐闻期中) 如图所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③处对应的是( )

    A . 全国完成土地改革 B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 15. (2023·西青一模)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②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 ④①②③ B . ④②①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③①②
  • 16. (2023·西青一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    )
    A . 十九大 B . 十八大 C . 十五大 D . 十二大
  • 17. (2023·西青一模)

    下列三幅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 . 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 C . 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 . 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 18. 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了冬奥会的城市。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奥林匹克的故乡是(    )
    A .   古埃及 B . 古希腊 C . 古罗马 D . 古印度
  • 19. (2023九上·寻甸期末) 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有一位皇帝叫查士丁尼,他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们被统称为(    )
    A . 《查士丁尼法典》 B . 《罗马民法大全》 C . 《十二铜表法》 D . 《拿破仑法典》
  • 20. (2023·西青一模) “从人才培养来看,中世纪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性学校。它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后从事法律、医学、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所用”。这段话意在强调(    )
    A . 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影响 B . 中世纪大学具有自治权 C . 大学专业设置的随意性 D . 教会对大学的主导作用
  • 21. (2023九上·汉川期中) 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产生差异。如果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
    A . 西欧各国开始争夺殖民地 B . 强盗,掠夺了美洲财富 C . 不同文明得到交流与发展 D . 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
  • 22. (2023九上·寻甸期末) 历史事实是指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历史观点是观察历史所持有的“看法”。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 B . 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 C .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 .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 23. (2023·西青一模)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史实

    推论

    三角贸易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日本广田弘毅组阁

    标志着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4. (2024九下·石景山模拟) 1921年,苏俄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某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表明苏俄政府正在实施(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 “农业集体化”
  • 25. (2023·西青一模) 近年来美国以“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为名,把大量先进武器部署到亚太地区,将军舰派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美国的这些行为说明(  )

    A . 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B . 冷战已经结束 C . 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D . 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 26. (2023·西青一模) 制度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历代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探索与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______A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A制是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摘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四: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1. (1) 材料一确立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王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A处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指出其主要特征。
    3. (3) 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归纳科举制的作用。为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强化中央集权,唐朝还进一步完善了什么制度?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两朝的统治者是如何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改组的?
  • 27. (2023·西青一模) 大国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谈话

    材料二: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传》

    材料三: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中国推行什么外交政策?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哪一伟大构想?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说出中国为推动建设和平繁荣世界,为世界发展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28. (2023·西青一模)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眺望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加入了反法西斯联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四:2020年开局并不平静……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带来重大挑战。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这使全球防疫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上升。在疫情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再高的墙也挡不住疫情的传播,唯有同舟共济,携手合作,众志成城,才能打赢防疫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认知,进一步印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虚空、抽象的构想,而是新时代人类应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和方案。

    ——张汉晖《疫情终将去,春草仍然绿》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国际格局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美国为建立“世界新秩序”,干涉别国内政,发动局部战争,请举一例。
    4. (4) 根据材料四,从经济发展视角指出材料中“在疫情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再高的墙也挡不住疫情的传播”的原因?除新冠肺炎疫情之外,需要全世界共同应对的全球性问题还有哪些?中国政府奉行“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请举一例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活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