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
  • 1.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中国古代史书最重政治制度。下列史书中提及的政治制度,出现时代最早的是(  )
    A .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B .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骂(羁)请 C . 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 D . 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 2. (2024高二下·金华月考)  秦汉时期,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A . 造纸术逐渐传入西亚、欧洲等地 B . 大宗出口商品瓷器畅销北非 C . 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D . 景福宫的样式参照中国皇宫
  • 3.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隋书•食货志》载:“……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自是诸州储峙委积。”这说明(  )
    A . 义仓设置增加民间粮食储备 B . 义仓成为当时救济的主体力量 C . 隋朝政府力避自身救济职责 D . 搜刮过度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
  • 4.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有云:任何一项制度之成立与推行,决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和同时其他几项制度相配合,它必然会受其他某几项制度之牵动和影响。下列选项与钱穆观点相吻合的是(  ) 

    ①《大明律》与“太祖六谕” 

    ②诸色户计与十家牌法 

    ③一条鞭法与户籍永停编审 

    ④均田之制与租庸调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5. (2024高二下·慈溪期末)  竹子是中国南方的特产,竹编手艺及贸易自古在南方已很常见,杭州的竹竿巷就因编篱插花的细竹竿在此集市而得名。但自元代开始,山东的许多城市也都逐渐出现了竹竿巷。元代出现竹竿巷的山东城市(  )
    A . 因徽商的兴盛而带动 B . 由行政中心发展而来 C . 多分布于运河的沿岸 D . 应对朝廷的科差而设
  • 6. (2024高二下·金华月考)  “自欧化输入,吾国始有所谓新医学。新医学者,以最新之科学为根据者也。其言生理也,根据于解剖、组织等学……其言病理也,根据于种姓之遗传微生物之研究,各种仪器之测候……故新医学兴,而旧医学不得不衰歇”。对材料中“新医学”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医学依托实验科学借助仪器及数据分析 

    ②用牛痘接种法防治天花是其突出贡献之一 

    ③澳门白马行医院是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 

    ④明末清初新医学已传入并取代中医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南方周末》曾这样评价张之洞:位列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在武汉创制了中国第一个兼及工业、教育、军事、交通的全方位区域近代化模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下列成就不属于张之洞推进中国近代化举措的是(  )
    A . 修建汉阳铁厂 B . 创建三江师范学堂 C . 奏请立停科举 D . 发表《盛世危言》
  • 8.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1958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杭州小营巷视察爱国卫生工作。在这里,他肯定了杭州的卫生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情。当时,爱国卫生运动(  ) 

    ①与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同步进行 

    ②体现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 

    ③有助于文明卫生生活方式的养成 

    ④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9.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以下各项进步与变革,始于中共十八大的有(  ) 

    ①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④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0.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无疑有助于推动中法新时代友好合作,促使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中法友好源远流长,下列属于法国对华关系友好之举的是(  )
    A . 响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动签署《埃维昂协议》 B . 与中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 . 与荷兰一起,最早与中国建立起代办级外交关系 D . 20世纪末,倡议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
  • 11.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有许多证据表明,亚历山大就是希腊文明的深度热爱者,他将希腊文化带到了西亚、北非乃至遥远的印度,他还在埃及兴建了新的城市,并修建了博物馆和图书馆,让这座城市成为西方学术重镇。”对这段文字中的相关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希腊文化”使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 B . “新的城市”见证了随后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 C . “博物馆”对外开放被视作最早具有近代特征 D . “图书馆”以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而著称
  • 12. (2024高一下·广安月考)  “新世界一出现,基督教和亚里士多德知识体系立刻左右支绌:古罗马普林尼的《自然史》虽有37卷,但没有一卷提及骆马;牛津、巴格达等地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医学著作,但对梅毒却只字不提;托勒密等人先前绘制的精美的世界地图,根本不及事实真相之一半。”这段文字表明(  )
    A . 新航路开辟带来了认知重构 B . 对中古知识体系的全盘否定 C . 宗教改革发生有其根本原因 D . 树立质疑权威的理性世界观
  • 13.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如图中运河的修建,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联系起来,推动纽约发展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该运河是(  ) 

    A . 米迪运河 B . 伊利运河 C . 通海运河 D . 巴拿马运河
  • 14.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法国人托克维尔(1805-1859)在青年时期访问考察美国,之后写下了传世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他声称在美国大城市之外发现了“美国民主的秘密”。托克维尔发现的这一秘密是(  )
    A . 自管的社区 B . 自治的乡镇 C . 新教的教化 D . 廉洁的文官
  • 15.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19世纪后期,德国有许多制度创设实属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下列项中属于德国在19世纪后期首创之举的是(  )
    A . 实行金本位制 B . 建立综合交易所 C . 颁布《济贫法》 D . 颁布《国家律师法》
  • 16.  在“它”之前,国际法即欧洲法,国际关系即欧洲关系。自“它”开始,《万国公法》等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这里的“它”是指(  )
    A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 . 维也纳体系 C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 雅尔塔体系
  • 17.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2023年上半年,ChatGPT火爆全网,热度持续不减,它既带给人们对未来时代的憧憬,也增添了许多对未知时代的担忧与焦虑,甚至马斯克等人呼吁全球所有机构暂停训练AI,以便思考和讨论与继续开发此类系统相关的潜在风险和伦理考虑。下列项中,符合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是(  ) 

    ①要警惕因现代科技应用不当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②我国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研发出多种农用机器人 

    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④人工智能技术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成熟而产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这说明(  )
    A . 秦法建立在人人平等基础之上 B . 商鞅以刑罚作为推行新法手段 C . 打击儒家势力是此事主要目的 D . 极端处置埋下秦法失败的种子
  • 19.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清同治三年,有英资公司在上海创办,“创办之初,谣逐纷纷,而其最可笑者,则云地火盛行,马路被灼”,人们不敢光着脚从厂房附近走过,怕地火“攻人心脾”。这家英资公司也被当时上海人称作“上海自来火房”。回头看这一技术,被后世历史学家称作上海公共服务事业之始。“自来火”当时在上海用于(  )
    A . 自来水饮用 B . 排水系统 C . 路灯照明 D . 通信联系
  • 20.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伊拉克学者拉米亚•阿勒盖拉尼曾提及:对我们伊拉克人来说,我们的文物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一部分,文明发生在我们的国家,我们都是它的后代。来自苏美尔时代、保存至今的许多文物都让我们找到认同感,古代史是凝聚现代伊拉克的力量。如图,下列文物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 .     印章文字 B . 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 C .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信件 D .    那尔迈调色板
  • 21.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如图,读如图《世界人口统计图》(1968年绘制,单位:百万),对其中人口数量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1650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非洲

    100

    95

    90

    95

    120

    198

    亚洲(苏联除外)

    327

    475

    597

    741

    915

    1320

    拉丁美洲

    12

    11

    19

    33

    63

    162

    北美洲

    1

    1

    6

    26

    81

    168

    欧洲与苏联

    103

    144

    192

    274

    423

    593

    大洋洲

    2

    2

    2

    2

    6

    13

    总计

    545

    728

    906

    1171

    1608

    2454

    ①英美等国陆续颁布奴隶贸易禁令后非洲人口开始缓慢增长 

    ②18世纪亚洲人口快速增长与外来高产作物传入和推广有关 

    ③美国独立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消失推动人口飞跃 

    ④澳大利亚金矿发现是大洋洲人口摆脱停滞状态的重要原因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1936年,史学家陈寅恪的《桃花源记旁证》通过考证提出了一个出人意表的看法——真实的桃花源应该在西北的弘农或上洛(商洛)一带,而不在江南的武陵。而历史学家唐长孺通过考证文献材料,认为桃花源的故事很可能源自武陵蛮族的传说,陶渊明据此传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还有众多学者对陈寅恪“桃花源西北说”提出种种质疑,但质疑者却无法否认《桃花源记旁证》巨大的史学贡献,即并非对故事原型地的具体考证,而是敏锐的从人们熟视无睹的文学作品中发现了新材料,提出了新问题。这主要说明(  )
    A . 传统史学对历史史实精益求精考证的必要性被夸大了 B . 文学作品源出历史但加入作者想象不能用于历史研究 C . 体现历史敏锐性的问题意识在历史研究中应高度重视 D . 对难有定论的历史问题应遵循权威专家已给出的结论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0分)
  • 23.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16-17世纪的东西方世界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欧的中世纪中后期,商人们对利润的无限制追求,推动着商人不断进行市场分工,并且大力拓展国内外商品市场贸易,商业组织也开始了国际化……随之而来的所谓“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形成了有利于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旧有的商品市场形式在新的条件下注入了全新的内容。16世纪全欧贸易的新中心安特卫普、里昂等商品市场繁荣起来,以安特卫普为例,那里聚集着来自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商人。 

    ——摘编自魏跃军《14世纪中叶-16世纪中叶西欧商品市场问题研究》

    材料二:明朝初年,汉口只是一片与汉阳城紧紧相连的荒滩,人迹罕至。成化年间,汉水改道,这里成为天然的避风良港。各处商民在此建房造屋,商船也来此停泊,市场开始出现。明朝末年,汉口已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汉口镇的兴起使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汉口镇的市场规模更加扩大,商业分工也日趋繁细,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衣服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 

    ——教材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历史纵横——汉口镇的兴起”

    材料三:澳门的转口贸易把中国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使中国经济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帷幕慢慢揭开。西班牙人的东来,大大拓展了历史大变局的深度与广度。稍后来到远东的荷兰人,建立了统一的“联合东印度公司”。西欧列强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西方学者将其概括为“丝一银”对流。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刺激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机制日益完备。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与英国有关的“商业组织也开始了国际化”事例,并指出16世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贸易市场逐步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集镇发展的新特点。16、17世纪的安特卫普和汉口都是“转口贸易”中心,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两个城市崛起的共同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晚明历史大变局”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析“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24.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人口迁徙不断改变着各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耳曼人的家乡在欧洲北部,他们不断向西迁徙……几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开始了大迁徙。6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国日渐兴盛。东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则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个行省和意大利。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等

    材料二: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徐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材料三(如图): 

    ​ 

    ——数据摘编自陈冰《全球难民治理的出路在哪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日耳曼人所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特征,并就文化特征例举其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华工承担的美国“宏大工程”的名称。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世界难民的主要来源区域。结合所学,列举二战以来联合国为保护难民基本人权做出的努力。
  • 25.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官员的选拔是古今中外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中国统一和秩序稳固的支柱。但它同样是有限度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英国人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是,在英国也同样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这种制度到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摘编自【英】汤因比等《展望二十一世纪》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此后国民政府颁布了《考试法》、《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条例》、《应考专门资格审查规则》等多项法律和法规,内容详尽周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同时从1931年到1947年,中央举行的高等文官考试和普通考试各有14次,地方举行的普通考试有20次。但这一时期,绕开考试任用文官的名目繁多,为国民党进入公务员队伍大开绿灯。 

    ——摘编自乔珍明《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运行成效》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科举制出现之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并简述“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
    2. (2)  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近代的相关史实,围绕“官员的选拔”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