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涡阳县石弓学区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4七下·汝南期末)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表达了唐朝诗人孟郊进士及第后的喜悦心情。他进士及第得益于哪一考试制度( )
    A . 九品中正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 2. (2024七下·新邵期末) 隋朝时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由此可知大运河( )
    A . 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 . 加快了中外经贸往来 C . 扭转了南北经济格局 D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3. (2023七下·涡阳期末) 贞观初期,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意在劝诫太宗( )
    A . 重视生产 B . 减省刑罚 C . 虚心纳谏 D . 注重文教
  • 4. (2023七下·涡阳期末)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下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

    A . 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 . 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 . 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D . 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 5. (2023七下·惠来期末) 如图出自敦煌莫高窟壁画,印证了唐朝耕作工具的改进。这一工具是( )

    A . 翻车 B . 筒车 C . 曲辕犁 D . 秧马
  • 6. (2024六下·泰山期末) 下表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可看出他变法的目的是( )                                                                                                                                  

    领域

    内容

    经济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军事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

    A .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B . 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C . 确立官僚特权 D . 使农民获得更多土地
  • 7. (2023七下·涡阳期末) 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说明宋朝( )
    A . 手工业发达 B . 地方威胁中央 C . 海陆交通便捷 D . 经济重心南移
  • 8. (2023七下·涡阳期末)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冠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交子 ②市舶司 ③瓦子 ④岁币 ⑤夜市.早市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⑤
  • 9. (2023七下·涡阳期末) 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
    A . 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B . 强化了元朝的正统地位 C . 激化了元朝内部的民族矛盾 D . 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 10. (2023七下·涡阳期末) 《元史》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 . 造船技术发达 B . 海外贸易范围广 C . 驿站分布广泛 D . 实行开放的政策
  • 11. (2023七下·涡阳期末) 于谦在《文山先生像赞》中写道:“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他称赞的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岳飞 C . 寇准 D . 文天祥
  • 12. (2023七下·涡阳期末) 46集电视剧《朱元璋》讲述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创大明帝国的传奇经历。1368年,朱元璋建立元朝,定都在( )
    A . 大都 B . 应天府 C . 开封府 D . 长安
  • 13. (2023七下·涡阳期末)  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下列关于李自成起义,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西安建立了政权 B .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C . 始终没有建立政权 D . 1644年4月,推翻明朝统治
  • 14. (2023七下·惠来期末)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清政府于1684年设置了(    )
    A . 宣政院 B . 澎湖巡检司 C . 台湾府 D . 驻藏大臣
  • 15. (2024九下·深圳模拟) 京剧在清朝末期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不同于昆曲只注重雅文化的传承,而是代表着民众的心声,使民众乐于接受。材料旨在说明京剧(    )
    A . 具有高超审美价值 B . 符合民众价值追求 C . 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D . 体现清朝社会风尚
二、辨析改错(12分)
  • 16. (2023七下·涡阳期末) 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 (1) 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梁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政权分立的局面。
    2. (2)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3. (3) 南宋建立后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4. (4) 1279年,鲜卑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统一,再次实现全国范围的大一统。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7. (2023八上·凉州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历程简表(部分)

    朝代

    阶段

    表现

    隋朝

    创立

    隋炀帝时,①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唐朝

    完善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

    宋朝

    发展

    宋朝实行②____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材料二  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这是其与历代选官制的本质区别;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的公开招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标准化的衡量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

    材料三 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 (1)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的简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3. (3) 综上探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并概括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 18. (2023七下·涡阳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05年,郑和开始了伟大的远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达那里(南洋)。明朝后期,在南洋的华侨超过了10万人。他们大多来自我国东南沿海……他们带去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在那里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华侨与当地人民一起辛勤劳动,为南洋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创举是如何促进南洋的开发的。
    3. (3) 综上所述,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四、论述题
  • 19. (2023七下·涡阳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 文成公主入藏图 图二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图三 玄奘西行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玄奘西行的目的地。
    2. (2)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