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小题唯一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七下·揭西期末) 随州神农祭典是神农故里举行的祭祀中华民族始祖的盛大民俗活动,已成为随州市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3月许多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到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中国历史悠久的神农祭祀仪式。同学们将会在活动中深入了解到(     )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B . 河姆渡人的生活 C . 远古传说中的炎帝 D . 早期国家的建立
  • 2. (2023七上·高州期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其中有不少是源自先秦诸子百家。下列最能反映道家思想的是(    )
    A . 避实就虚 B . 福祸相依 C . 舍生取义 D . 墨守成规
  • 3. (2023七下·揭西期末) 中央台播出的电视剧《大秦帝国》是根据作家孙皓晖创作的同名历史小说改编而南成。讲述了战国时期到统一天下,以及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下列内容不该出现在剧中的是( )
    A . 统一文字 B . 大泽乡起义 C . 楚汉之争 D . 蒙恬北击匈奴
  • 4. (2023七下·揭西期末) 三国鼎立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国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对抗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和发展。由材料可知,三国鼎立(    )
    A . 是西汉时期军阀混战的继续 B . 政权割据,国家陷入分裂 C . 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D . 各自为政,阻碍经济发展
  • 5. (2023七下·揭西期末) 《史记》记述了约3000年的史事,它包括了秦始皇本纪第六、陈涉世家第十八、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十一等。下列对《史记》描述正确的是(  )
    A . 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B . 是中国古代第十部纪传体通史 C . 记述了从秦始皇对汉武帝史事 D .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6. (2024九下·长清模拟) 群臣善于将李世民成就圣君的愿望变成积极态度,进而转化为开创盛世的行为,君臣同向而行,齐心建立命运共同体,从而将盛世蓝图变成现实。该盛世蓝图是(    )
    A . 光武中兴 B . 开元盛世 C . 贞观之治 D . 文景之治
  • 7. (2023七下·揭西期末) 唐三彩是中国首创的,之后的新罗三彩、“日本的奈良三彩都有仿烧,包括波斯三彩也深受影响,所以它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承载物。材料说明唐代(  )
    A . 文明对外影响力强 B . 与各民族交往密切 C . 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 D . '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
  • 8. (2023七下·揭西期末) 有学者指出某人才选拔制度的好处是:国家通过考试选用有为的青年,不管其出身如何,只看其专研学问的结果,驱使他们奋进。堪称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该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察举制 D . 科举制
  • 9. (2024九下·麟游模拟) 唐朝在借鉴波斯马球运动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造,使马球运动兼具东西文化特色。在外来体育运动影响唐朝的同时,我国本土体育运动也向外传播,如唐朝时围棋传入印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 . 昂扬进取,充满活力 B . 恩威并重,怀柔为主 C . 政策开明,和同一家 D . 双向交流,兼收并蓄
  • 10. (2023七下·揭西期末) 贺岁电影《满江红》票房可观,讲述了小人物张大、刘喜、丁三旺和瑶琴不怕牺牲、舍身取义,换来岳飞诗词《满江红》的流传百世。该电影故事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 . B . C . D .
  • 11. (2023七下·揭西期末) 1005年1月,宋方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澶渊之盟 B . 郾城之战 C . 陈桥兵变 D . 宋夏议和
  • 12. (2023七下·揭西期末) 宋朝时期,饱受人文教育而有志于仕途的士大夫阶层重新崛起,中国的政治舞台开始向重建士大夫政治传统这一方向演变。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选官制度的变化 B . 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 C . 市民阶层的壮大 D . 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 13. (2023七下·揭西期末) 在一次宴会上,宋太祖对进军将领石守信等人说:“我没有你们(辅佐)就不会有今天,但是我做了天子,却感觉不如担任节度使快乐,我整夜都睡不安稳。”宋太祖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能是因为(    )
    A . 天下初定人心涣散 B . 担心武将威胁统治 C . 经济衰败民不聊生 D . 政治风气因循守旧
  • 14. (2023七下·揭西期末) “其地(澎湖)属泉州,晋、泉县土人煮海为盐。元置巡检司于此”。这反映了元朝(     )
    A . 有效管理台湾 B . 重视发展经济 C . 加强地方监察 D . 关注人民生活
  • 15. (2023七下·揭西期末)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城开封府东角楼的潘楼酒店,每晚凌晨三点左右开始卖衣物、古董、珍玩犀玉等,“半夜而合,鸡鸣而散”,谓之鬼市。这反映了宋代(   )
    A .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 重农抑商政策已被禁止 C . 经济环境相对宽松 D . 商业活动完全不受政府监管
  • 16. (2023七下·揭西期末) 质孙服,汉语译作一色衣、一色服,“质孙” 是蒙古语“华丽”的音译。质孙服原为军服(戎服),便于骑射,后转为元朝内廷大宴时的官服,此服饰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如下图)。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 . 商品经济发达 B . 民族交融发展 C . 等级制度森严 D . 民族矛盾尖锐
  • 17. (2023七下·献县期末) 宋词为我们描绘了喧嚣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表现了江南生活的繁荣生机,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到了元朝,散曲比宋词更为灵活,适应了市井演唱的需要。材料主要说明宋元时期(    )
    A . 城市娱乐活动丰富 B . 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C . 通俗文化成为主导 D . 手工业发达
  • 18. (2023七下·揭西期末) “这种文体,跟代数学上的方程式一样,用不着独立思考一一事实上是严厉地禁止独立思考,只要能把圣人系统的言语恰当地带入这种格式中,便是一篇最好的文章。”这里叙述的是( )
    A . 元曲的创作 B . 八股文的特点 C . 八股文的影响 D . 词牌名的产生
  • 19. (2023七下·揭西期末) 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西洋的犀角、乳酪、芦荟、长颈鹿、狮子等物产进入中国进行贸易交流,中国的青花瓷器、丝绸、麝香深受海外各国人民喜爱。与此现象有密切联系的事件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鉴真东渡 C . 郑和下西洋 D . 文成公主入藏
  • 20. (2024七下·遂平期末) 明朝中后期,一些海商大贾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最终重创倭寇,稳定东南沿海局势的民族英雄是(    )
    A . 郑和 B . 戚继光 C . 文天祥 D . 朱元璋
  • 21. (2023七下·揭西期末) 康熙在《过金陵论谈》中叙述到:“万历(明神宗年号)以后,赋敛繁而民心涣散......宗社不守……”据此判断,他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是(   )
    A .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 . 朝廷征收苛捐杂税激化阶级矛盾 C . 宦官专权扰乱朝纲 D .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导致北京被占
  • 22. (2023七下·揭西期末)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号召民众反抗外来侵略,有人写到:“故读郑成功事迹后,更宜鉴往励今,奋力鼓气,为中华民族力争光荣,达到还我河山之目的,重扬吾民族之气魄千海外。”郑成功“为中华民族力争光荣”的事迹是指(   )
    A . 收复新疆 B . 平定倭患 C . 收复台湾 D . 反击沙俄
  • 23. (2023七下·揭西期末) 1689年清政府为了防止沙俄的侵略和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之后,在中俄东段边界立了一块“永久界碑”,说明了中俄东段边界的走向。立此界碑的法律依据是(   )
    A . 《大唐西域记》 B . 《马可·波罗行纪》 C . 《资治通鉴》 D . 《尼布楚条约》
  • 24. (2023七下·揭西期末) 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 座大型寺庙,这些庙宇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其中“普陀宗乘之庙”的匾额是由乾隆帝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题写的。这段材料表明了清朝( )
    A . 东南边疆的巩固 B . 文化专制政策的推 C . 经济的恢复发展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 25. (2023七下·揭西期末) 时空观念的培养是读好历史,构建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列几位清帝的年号,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顺治、康熙、乾隆、雍正 B . 康熙、顺治、雍正、乾隆 C . 雍正、顺治、康熙、乾隆 D .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 26. (2024七下·澄海期末) 乾隆末年,人口相较于清初猛增两倍,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可耕种土地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富户占了全国田地百分之五六十,出现“一家而有数千百家之产”的现象。这表明(    )
    A . 人地矛盾趋于缓和 B .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C . 盛世之下隐藏危机 D . 商帮拥有雄厚资本
  • 27. (2023七下·揭西期末) 朱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命昌南进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其精美绝伦,遂以“景德镇”之名久久风行,此后 “景德镇之名著,而昌南之名逐微”。宋朝兵。政府根据既成事实, 就正式将昌南改名为景德镇。历史上的“昌南”位于今时哪个省份(  )
    A . 河南 B . 江西 C . 南京 D . 江苏
  • 28. (2023七下·揭西期末)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建 B . 是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C .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 D . 是游牧和农耕民族交往的纽带
  • 29. (2023七下·建昌期末) 2023年1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推荐70个中成药供群众居家治疗使用,鼓励各地制定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中药协定处方,允许相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中药处方的形色及主要疗效,我们可以查阅(    )
    A . 《农政全书》 B . 《天工开物》 C . 《本草纲目》 D . 《齐民要术》
  • 30. (2023七下·揭西期末) 五千年的历史中我国产生了许多国粹,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独特内涵和深受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其中一项为舞台艺术,讲究唱念做打,以脸谱来烘托人物性格,它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这一国粹是指(   )
    A . 黄梅戏 B . 昆曲 C . 潮剧 D . 京剧
二、材料题(本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3分,第33小题15分,共40分)
  • 31. (2023七下·揭西期末) 盛世是人们所向往的,然而盛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盛世更迭,令人感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们所说的“盛世”,一般指国家由乱到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了政权稳定和社会繁荣。盛世的标志,包括政治开明、经济发展、民生复苏、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方面。古代盛世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清代的“康乾盛世”。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唐太宗说:“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岂可劳百姓以养已之宗族乎?”。唐太宗曾定下一个制度:“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乾隆帝说:“大凡论人之道, 才品兼长,固属甚善……但才胜于品,虽一时图饰可观,而心志不诚、根本不固,将来荡检逾闲,必至难驾驭。若品胜于才,虽一时肆应不足,而心术端方,操守廉洁,将来扩充历练,必能不愧循良”。

    ——陈美贞《中国古代三大盛世兴衰的执政启示》

    材料三: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很多学者认为,这是清朝“盛世中的危机”。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盛世”局面的表现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清朝“盛世中的危机”有什么表现?举例说明。
    4. (4) 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盛世更迭给你什么启示?
  • 32. (2023七下·揭西期末)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拥有辽阔的中原腹地,而且拥有广袤的陆疆和海疆。自古极富中国特色的边疆治理是推动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重要动力。

    材料一: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唐朝与边疆地区各族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长官由各民族首领担任,上统于中央政府。

    一一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康、雍、乾的民族政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准许各族自行处理族内事务。二是依照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进行统治。三是在保证清廷对各级地方政权直接控制的前提下,清政府所派遣的官员与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基本平等。四是维护国家统一、独立和尊严,对外来侵略者始终给予打击。

    ——李世宇《从康乾民族政策看西部开发》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开发边疆的史实(各一例)? 
    2. (2) 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以西藏地区为例,说明材料三中的特点三。
    4. (4) 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边疆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公用认知。
  • 33. (2023七下·揭西期末)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源于其思想文化的底蕴和辉煌科技成就的取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甲骨文记录的内容涉及殷商王室占卜,以及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其构成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笔法、结构、章法。

    材料二: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四: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2.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的主张?根据材料二指出他的核心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3. (3)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并说明“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4. (4)  “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以官逼民反为主题,这部小说的作者和名称分别是?
    5. (5)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文化自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