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2amolC;③A、B、C的浓度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改变;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⑦A、B、C、D浓度之比为1:3:2:2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 火焰颜色呈黄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元素 |
B | 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 |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固体可以升华 |
C | 向蔗糖中滴入浓硫酸 | 固体变黑,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 |
D | 将装有甲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光照 | 试管中液体倒吸至充满试管 | 甲烷和氯气发生了取代反应 |
①O2和O3;②35Cl和37Cl;③CH3CH3和CH3CH2CH3;④CH3CH2CH2CH3和CH3CH2CH(CH3)2;⑤乙醇、乙烷;⑥;⑦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已知反应3A(g)+B(g)2C(g)+D(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2 min末,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的He(不参与反应),正反应速率减慢
B.总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从容器中抽走部分D,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①A处加入的是,a处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消耗标准状况下3.36 L O2时,导线上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已知:BrCH2CH2Br+2NaOHHOCH2CH2OH+2NaBr
i.MnS2O6易溶于水,其在为2.8~3.5时最稳定,温度超过会快速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MnSO4
ii.连二硫酸的结构式:
反应ⅰ:;
反应ⅱ:。
为了证实上述反应过程,进行下列实验(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01mol/L)
实验二: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几秒后变为蓝色。再向已经变蓝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立即褪色。
根据此现象可知反应ⅰ的速率反应ⅱ的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释实验一中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才变蓝的原因是。
实验编号 | 试剂体积/mL | 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s | ||||
|
|
| (含淀粉) |
| ||
① | 40 | 40 | 20 | 40 | 20 |
|
② |
| 20 | 20 | 40 |
|
|
①。
②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