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3-08-17 浏览次数: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西汉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 . 严刑峻法 B . 休养生息 C . 分封诸侯 D . 力倡节俭
  • 2. 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墓中发现陶器众多,没有金银器,与史载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说明汉文帝提倡( ) 
    A . 轻徭薄赋 B . 以德化民 C . 勤俭治国 D . 文景之治
  • 3. 2021年12月14日,汉文帝之墓“霸凌”确定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他和之后继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之治
  • 4.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下列举措中,哪一项措施是对上述思想的实践( ) 
    A . 提倡勤俭治国 B . 废除肉刑 C . 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D . 重视“以德化民”
  • 5. 汉景帝在法律上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继续减轻刑罚,对文帝废肉刑改革中一些不当之处加以修正;强调用法谨慎,增强司法过程中的公平性;对特殊罪犯给予某些照顾。这些措施旨在( ) 
    A . 稳定秩序、保障生产 B .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C . 改变文帝的残暴政策 D . 减轻农民赋税和徭役
  • 6. 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材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 ) 
    A . 背景 B . 内容 C . 特点 D . 影响
  • 7. 秦始皇修建巨大的骊山陵;汉文帝修建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装饰。对比他们的不同做法,你得出的结论是( ) 
    A . 法治不如德治 B . “成由俭,败由奢” C . 汉朝的国力弱于秦朝 D . 只有采用儒家学说才能治理好国家
  • 8. 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楚汉之争 C . 秦朝灭亡 D . 文景之治
  • 9. “亭长(指刘邦)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诗中的“清凉水”喻指( ) 
    A . 社会矛盾尖锐 B . 休养生息政策 C . 秦王朝暴政 D . 陈胜、吴广起义
  • 10.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汉文帝和汉景帝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②“文景之治”为汉朝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 .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 ②属于历史史实 C . ①反映了汉初休养生息,废除赋役 D . ②肯定了“文景之治”的历史作用
二、综合题 
  • 11. 论从史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敞,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马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他(汉高祖)下令“兵罢皆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请结合材料说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两点即可)历史上把汉初统治者为恢复经济的政策称为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措施的相同之处。(两点即可) 
    3. (3) 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之间是什么关系? 
  • 12.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知兴替、明得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看准了政治责任,非有学问及道德的人不能担当……他深通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从事政治的基本学问,但他却无从政的机会。乃广收门人弟子,达三千人之众,教以六艺……志在造就士及君子。 

      ——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材料二:“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瘐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1. (1) 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如何发展孔子思想的?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3. (3) 材料四描绘了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富足的场景,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的统治盛况称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