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
||||
对应汉字 |
贝 |
买 |
贯 |
宝 |
材料一
阳燧是中国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左图),故人们称之为阳燧。《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职学用阳燧取火的组织,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夏商周史》
材料二 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他们把大门设计成由4块巨石构成的三角形(见右图),使得重达500万吨的建筑也不能把开口的门压塌。
——摘编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 |
开设课程 |
京师同文馆 |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
福州船政学堂 |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
天津电报学堂 |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一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部分经济数据对比表
国内生产总值 |
|
||||||||
1980年 |
1985年 |
年均增长率 |
|||||||
4588亿元 |
9099亿元 |
10.6% |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乡社会呈现新的气象。不少人开始告别“铁饭碗”,纷纷“下海”;每年春节前后的务工人员返乡和入城高峰,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人口流动的独特景观;喇叭裤、红裙子、文化衫、牛仔裤等风靡一时;社会上出现“读书热”和“外语热”,欣赏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日益成为大众热衷的文化生活方式。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这种交流也以相反的方向进行:美洲向欧亚大陆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引入美洲后,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很快传播开来。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美洲的作物比较容易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快速增长。
——摘编自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
▷19世纪,人类开始人工合成对自己有用的化学产品;
▷20世纪,合成的化学制品如杀虫剂、肥料、人工橡胶和合成纺织品等被广泛使用;
▷20世纪80年代,人类认识到主要用于空调和冰箱的氯氟烃(CFCs)正在散发到大气中,破坏着臭氧层;
▷1987年,联合国支持的一项协定敦促全球逐渐停止使用CFCs,之后,人类找到了它们的替代物,全球CFCs的生产几乎下降到零;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全球首脑会议,发表了代表人类共识的世界宣言。
——摘编自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