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往Fe2(SO4)3溶液中加入Cu片 | 溶液由棕色变为蓝色 | Fe3+的氧化能力比Cu2+强 |
B | 向某溶液样品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 试纸变蓝 | 溶液样品中含 |
C | 常温下,向2mL0.1mol•L-1MgSO4溶液中加入2mL0.1mol•L-1NaOH溶液,再滴加5~6滴0.1mol•L-1CuSO4溶液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部分白色沉淀变为蓝色 | 相同温度下Ksp:Cu(OH)2<Mg(OH)2 |
D |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呈浅绿色 | 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3价铁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称取2.0gNaOH固体 |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B | 配制FeCl3溶液 | 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D |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原理 | |
A |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 | 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 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而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 |
B | 比较 、 的 相对大小 | 向 的 溶液中加入 溶液,再滴加5~6滴 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及其颜色的变化 |
|
C |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 取 的 溶液,滴加 溶液5~6滴,充分反应,观察 | 根据溶液中既含 又含 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
D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溶于水后溶质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 试纸变蓝 | 原溶液含有NH |
B | 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振荡 | 产生白色沉淀 | 非金属性:Cl>Si |
C | 向Cu与浓硫酸反应并冷却后的试管中缓慢加入冷水 | 溶液变蓝 | 证明产物含有CuSO4 |
D | 将AgCl悬浊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少量稀NaI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I)>Ksp(AgCl)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 |
选项 | 检验方案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原溶液中含有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肯定含有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
D | 向某溶液中加足量后,加热 | 产生能使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原溶液中含有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 |
D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
选项 | 实验操作、现象 | 结论 |
A |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无沉淀产生 | 酸性∶HClO>H2CO3 |
B | 在放有铁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铁片表面迅速变暗,之后无明显变化 | 浓硫酸与铁不反应 |
C | 将盛满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液面上升一段距离 | 氯气能溶于水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变红 | 该溶液中含有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取5 mL0.11 mol·L-1KI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 mL0.1 mol·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KSCN溶液 |
溶液变血红色 |
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
B |
向溶液X中滴加少量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
石蕊试纸不变蓝 |
溶液X中肯定不含 |
C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
溶液变黄色 |
氧化性:H2O2> Fe3+ (酸性条件) |
D |
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 |
产生黑色沉淀 |
H2S的酸性比H2SO4的强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中,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未变蓝 | 溶液中不含 |
B | 向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加入溶液混合振荡、静置 | 下层无色,上层红色 | 还原性强于 |
C |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 氧化性: |
D | 将炽热的木炭加入浓硝酸中 | 产生红棕色气体 | 浓硝酸与木炭反应产生 |
|
目的 |
方案设计 |
现象和结论 |
A |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铵盐 |
取一定量未知溶液于试管,滴入NaOH溶液并加热,试管口放置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
试纸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有铵盐 |
B |
探究碳酸钠溶液碱性是CO水解导致 |
取2.0mL0.1mol/LNa2CO3溶液,滴入3滴酚酸,观察现象,再滴入3滴1mol/LBaCl2溶液 |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入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 |
C |
比较AgCl和AgI的Ksp大小 |
向2.0mL0.1mol/LNaCl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AgNO3溶液,振荡静置,再滴入4滴0.1mol/LKI溶液,观察现象 |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 |
D |
检验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是否有乙烯生成 |
将乙醇在浓硫酸、170℃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可说明有乙烯生成 |
目的 | 方案设计 | 现象和结论 | |
A | 探究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 向苯和甲苯中分别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观察现象 | 若甲苯中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甲苯分子中甲基对苯环有影响 |
B | 判断有机物是否含有醛基 | 取2mL10%氢氧化钠溶液,加入5滴5%硫酸铜溶液,振荡后加入少量有机物溶液,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 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 |
C | 判断固体样品是否是铵盐 |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现象 | 若试纸变蓝,说明固体样品属于铵盐 |
D | 探究不同沉淀间的转化 | 取硝酸银溶液,硝酸酸化,依次滴加3滴氯化钠溶液和碘化钾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 若出现白色沉淀,后转变为黄色沉淀,说明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中含有 |
B |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溶液,加热 |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含有 |
C |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 | 蔗糖变黑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 , 加热,冷却后加溶液至碱性,再加少量新制的 , 加热 | 生成砖红色沉淀 | 淀粉完全水解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将通入盛有2mL新制氯水的试管中 | 新制氯水褪色 | 有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铁片、铜片分别插入浓硝酸中 | 铁无明显变化铜片剧烈反应 | 金属活动性:Cu>Fe |
C |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将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试纸变蓝 | 溶液中含有 |
D |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有 |
已知:白色固体A用溶解后,多余的酸用恰好中和,请回答:
资料:①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②Cl-对该反应几乎无影响。
实验 |
实验试剂 |
实验现象 |
1 |
5mL蒸馏水 |
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H2) |
2 |
5mL 1.0 mol/L NH4Cl溶液(pH=4.6) |
剧烈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 |
实验 |
实验装置 |
3 |
①试剂X是 。
②由实验3获取的证据为 。
实验 |
实验试剂 |
实验现象 |
4 |
5 mL NH4Cl乙醇溶液 |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经检验为H2) |
依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Mg能与 反应生成H2。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严谨,需要补充的实验方案是。
Ⅰ. 图甲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装置图
Ⅱ.将收集到的氨气按图乙做“喷泉实验”,引发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是。
装置 |
A |
B |
C |
数据 |
减少了4.8g |
增加了7.2g |
增加了2.8g |
该实验小组的同学按照实验数据计算出氮、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明显的与理论上氨气中氮、氢的质量比不符,分析产生该误差的原因是,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