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3-08-29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 1. (2024八下·正定期末) 在民国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的《人民日报》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毛泽东主席宣布会议任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
    A . 做出转战陕北的决策 B . 筹备建立新中国 C . 发布渡江战役的指令 D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 (2024八下·长春期末) 下列事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
    A . 北平和平解放 B .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3. (2023八下·吉林期末)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材料中的“益处”是指(  )
    A .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 . 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 4. (2023八下·汶上期末) 如表材料可用于说明土地改革的(  )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A . 背景 B . 经过 C . 结果 D . 意义
  • 5. (2024八下·西城期中) 比较法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共同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解放祖国全境 B . 变革土地制度 C . 巩固新生政权 D . 促进改革开放
  • 6. (2024七下·龙口期末) 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7. (2023八下·吉林期末)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
    A . 朱德 B . 彭德怀 C . 刘少奇 D . 贺龙
  • 8. (2024九上·二道开学考)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铁人”王进喜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 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 B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 C . 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精神 D . 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
  • 9. (2023八下·吉林期末)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以下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我国农业落后面貌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
  • 10. (2023八下·吉林期末)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邓小平在深圳等地视察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两篇文章都( )
    A . 体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B .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 促进了新时期人们的思想解放 D . 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11. (2023八下·吉林期末) 以下是某学生所绘制的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 “三步走”战略部署 C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2. (2023八下·吉林期末) 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
    A . 万里江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 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 C . 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 D . 精准扶贫奔小康,绿色发展新画卷
  • 13. (2024九上·朝阳开学考)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 西藏自治区 D . 内蒙古自治区
  • 14. (2024九上·朝阳开学考) 西部12省(区、市)的人均GDP,1990年只有全国平均值的70%左右,2000年又下降到60%左右;2000年的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基于此,国家全面实施了(    )
    A . 科教兴国战略 B . 人才强国战略 C . 西部大开发战略 D . “三步走”发展战略
  • 15. (2024九上·朝阳开学考)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用于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 “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  )
    A . 一个中国 B . 两制并存 C . 区域自治 D . 和平统一
  • 16. (2023八下·吉林期末) 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各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 . 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 .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D .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 17. (2023八下·吉林期末)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当年的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想家”的T恤衫,在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老兵们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 . 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浓浓思念之情 B . “台湾特别行政区”得到台胞普遍认同 C . 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 港澳回归奠定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础
  • 18. (2023八下·吉林期末)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 . 北海舰队 B . 东海舰队 C . 南海舰队 D . 华东军区海军
  • 19. (2023八下·吉林期末) 下列外交活动,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的是(   )
    A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 . 参加日内瓦会议 C . 参加万隆会议 D . 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 20. (2023八下·吉林期末) 1971年10月,刚果总统约见中国驻刚果大使时表示:“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所有进步国家的胜利,是人类和平和正义事业的胜利。”刚果总统所指的“中国人民的胜利”是( )
    A .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 中日正式建交 C . 中美正式建交 D . 港澳回归
  • 21. (2023八下·吉林期末) 如表显示的中美贸易趋向,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78

    865

    324

    A .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B .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 . 中美建交 D . 中日建交
  • 22. (2023八下·安达期末)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邓稼先为两弹研制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

    A . 电影作品《邓稼先》 B . 邓稼先遗留手稿和日记 C . 《中外科学家故事一一邓稼先》 D . 某同学课堂笔记提纲
  • 23. (2023八下·吉林期末)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位科学家获得的颁奖词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这位科学家是(    )
    A . 钱学森 B . 邓稼先 C . 袁隆平 D . 屠呦呦
  • 24. (2023八下·吉林期末) 为促进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 )
    A . 科教兴国战略 B . “双百方针” C . “863”计划 D . 推陈出新
  • 25. (2023八下·吉林期末) 如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手机、空调、汽车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A . 经济快速发展 B . 文化教育进步 C . 社会保障提高 D . 饮食结构优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
  • 26. (2023八下·吉林期末)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新生】 

    材料一:首都 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____ 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工业起步】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 .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民主法治】 

    材料三: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制度确立】 

    材料四:

    【艰辛探索】 

    材料五:

    【伟大转折】材料六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党召开了两次会议,及时纠正“左”倾错误,作出了历史性决策,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 实现了伟大转折。 

    ——摘编自叶永《中国命运的拐点》

    【厉行改革】 

    材料七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盘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宏伟蓝图】 

    材料八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1. (1)  结合所学,将材料一的划线部分补充完整。写出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国内的影响(影响1点即可)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反映出的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状况。结合所学,指出为改变这种状况,党和政府实施的重大举措。并写出这一重大举措中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出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4. (4)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四中三幅图片的共同主题,并指出我国在基本完成该主题的相关探索后,当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5. (5)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五中A、B两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解读。 
    6. (6)  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70年代召开的会议名称。同时,从工作重心转移的角度,对材料六中的划线部分进行20世纪70年代的分析。 
    7. (7)  依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说明这种“僵化模式”的弊端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结合所学,指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的重大变革。 
    8. (8)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 27. (2023八下·吉林期末)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材料二: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报告提出的全面开放内涵丰富,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

    ——摘编自《党史百科》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加坡媒体概括的中国对外开放的三个阶段进行论述。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举出5例史实(每个阶段至少举出一例),并写出中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③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200字左右。
    2. (2) 依据材料,中国的“全面开放”包括哪些方面?谈谈你对中国对外开放的一点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