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i.银氨溶液用2%AgNO3溶液和稀氨水配制
ii.[Ag(NH3)2]++2H2O⇌Ag++2NH3·H2O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装置 |
|
|
|
|
现象 | 一直无明显现象 | 8min有银镜产生 | 3min有银镜产生 | d中较长时间无银镜产生,e中有银镜产生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KI溶液中滴加几滴NaNO2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 |
NO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
B |
向麦芽糖样品溶液X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 |
X中麦芽糖已发生水解 |
C |
用pH计测得浓度均为0.01mol/L的苯酚钠溶液、Na2CO3溶液的pH依次为10.9、11.1 |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
D |
常温时,向0.1mol/LNa2CrO4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至不再有红棕色沉淀(Ag2CrO4),再滴加0.1mol/LNaCl溶液,沉淀逐渐转变为白色 |
Ksp(AgCl)<Ksp(Ag2CrO4)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将4mL 0.5的溶液与1mL 0.1的KI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 与KI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
B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 可用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 |
C |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口有红色气体逸出 | 实验所用可能为稀硝酸 |
D | 淀粉与稀硫酸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无银镜出现 |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醛和(NH4)2SO4饱和溶液 | 均有白色沉淀 | 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 |
B | 向甲酸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有光亮的银镜产生 | 银氨溶液也能被羧基还原 |
C |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
D | 用酒精灯灼烧某有机物 |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 该有机物是蛋白质 |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错误的是( )
序号 | A | B | C | D |
装置 |
|
|
|
|
实验 | 乙烯的制取 | 石油的分馏 | 银镜反应 | 苯的硝化 |
选项 | 甲 | 乙 |
A | 溴乙烷水解生成乙醇 | 甲醛和苯酚制备酚醛树酯 |
B | 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制备TNT | 乙烯使KMnO4溶液退色 |
C | 甲苯与KMnO4溶液反应 | 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
D | 2-溴丙烷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丙烯 | 乙醇与冰醋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
已知:实验条件空气的影响忽略不计。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I | 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5mL0.1mol•L-1Fe(NO3)3溶液(过量,pH=2),振荡试管 | 银镜慢慢消失,溶液澄清 |
对银镜的消失原因小组同学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
回答下列问题:
①补全假设2:。
②甲同学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了假设2成立,他设计的方案为: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充分振荡,银镜消失。
③为证明假设1,乙同学用同浓度FeCl3溶液替换Fe(NO3)3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II | 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5mL0.1mol•L-1FeCl3溶液(过量,pH=2),振荡试管 | 银镜快速溶解,反应后溶液中有明显灰色沉淀 |
丙同学查阅文献得知:Fe3+氧化性与Ag+接近,实验II中银镜能快速溶解,可能与生成氯化银沉淀有关,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④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丙同学的通过积极思考,设计了实验III。
实验III:如图连接装置进行实验,电压表的指针向左偏转,记录电压示数为a。
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将U形管右侧溶液替换成0.1mol•L-1NaNO3溶液,重做上述实验,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记录电压示数为b,能证明丙同学观点的实验证据是。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IV | 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5mL1mol•L-1的HBr溶液,不断振荡。 | 银镜不溶解 |
V | 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5mL1mol•L-1的HI溶液,不断振荡。 | 银镜溶解,有黄色沉淀产生,且有气泡产生 |
已知:常温下Ksp(AgBr)=5.4×10-13;Ksp(AgI)=8.5×10-17 , 分析相同条件下银镜能溶于5mL1mol•L-1的HI溶液,而不溶于HBr溶液的原因。
中间产物1和中间产物2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实验 | 实验 | 试剂 | 混合液pH | 现象 |
Ⅰ | NaOH | 10 | 常温产生银镜 | |
Ⅱ | 浓氨水 | 10 | 加热无银镜 | |
Ⅲ | 无 | 8 | 加热产生银镜 |
①对比实验和,证实了文献的说法。
②根据以上实验,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Ⅱ未产生银镜的原因。
实验Ⅳ:向银氨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14,得到棕黑色沉淀,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有气泡产生,试管内壁产生银镜。
实验Ⅴ:向银氨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10,得到棕黑色沉淀(X),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仍是棕黑色沉淀(Y)。
①实验Ⅳ中,将Ag元素还原的微粒可能是,请说明理由。
经检验棕黑色沉淀Y中含有Ag单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
回答下列问题:
①A的名称为,D所含有的官能团为。
②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生成E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乙酸和D属于同系物
C.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E能发生水解反应
①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且分子内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的A的结构简式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8种,其中一种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吸收峰,它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甲试管中发生反应方程式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
③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根据以上结果和图3(两组峰的面积比为 2:3),推测 C 的结构简式为 。
已知:R-X R-CN R-COOH(R代表烃基, X代表卤素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操作2为,操作3为.
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①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4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