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同...

更新时间:2023-08-09 浏览次数: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下·岳阳期末) 印第安人所创造的较高水平的拉美古代文明均分布在墨西哥中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地区。其他远离赤道热带区域的印第安人则基本上处于旧石器时代。这说明古代印第安文明(   )
    A . 内部发展极其不平衡 B . 独立发展且自我封闭 C . 是对东亚文明的移植 D . 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 2. 13世纪时,越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喃字,它是将两个汉字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新字。越南民间口语文学广泛使用喃字,但文人、贵族大多都轻视喃字。由此可见,当时越南(   )
    A . 文化呈现分层特点 B . 民族文化发展迅速 C . 民间抵制中华文化 D . 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 3. 从迄今为止的发掘来看,阿兹特克雕刻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帝国用于祭祀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雕刻,它们借助巨大的规模、繁缛的象征图案、骚动的生命力和狂热的宗教感情产生一种深沉的、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缘于(   )
    A . 政教合一的体制环境 B .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C . 对外扩张的好战心理 D . 高超的艺术审美能力
  • 4. (2024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古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穷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因为奴隶没有任何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他不占有主人不能夺取的任何所有物。”这表明(   )
    A . 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 B . 财产多寡是划分种姓的依据 C . 法律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D . 婆罗门掌握古印度经济大权
  • 5. 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
    A . 《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B . 《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 . 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 D . 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 6. 考古学家在今中国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的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也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
    A . 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B . 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 C . 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 D . 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 7.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下列关于这些文明,说法有误的是(   )
    A . 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城内有金字塔用于祭祀,并采用20进制 B . 阿兹特克人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地位重要,承担了城市的交通运输 C . 印加人创立的“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D . 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著名遗址是马丘比丘
  • 8. ……那一幕幕惊险离奇的故事。那里有爬满青藤的金字塔,有古木参天的城市废墟,有令人瞠目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艺术,有无数让人难以解释的谜团……奥尔梅克、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印加……数不清的故事在密林中悄然上演,难以计数的黄金在无人知晓的洞穴、深井中沉睡,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描述,可能出自(   )
    A . 《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研究》 B . 《探寻古罗马文明》 C . 《奥斯曼帝国的征服》 D . 《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
  • 9. (2024高一下·长寿期末) 下列各项与表格中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文明

    实行制度

    文明成就

    君主专制

    楔形文字

    法老制度

    太阳历

    种姓制度

    《摩诃婆罗多》

    城邦制度

    神话、喜剧、悲剧

    A . 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印度文明  ④古希腊文明 B . 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希腊文明  ④古印度文明 C . ①古巴比伦文明  ②古埃及文明  ③古印度文明  ④古希腊文明 D . ①古巴比伦文明  ②古埃及文明  ③古希腊文明  ④古印度文明
  • 10. (2024高二下·肇庆期中) 9世纪开始,日本形成的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 .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B . 文明开化的社会变迁 C . 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 D . 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 11.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它起源于婆罗门教,其原始教义之一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 )
    A . 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 B . 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 C . 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 D . 印度教主张维护种姓制度
  • 12. (2024高二下·太谷期中)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写道:一位秘鲁学者指出,印第安美洲的文化就像一条彩虹,并存着七种文化的颜色,即西班牙文化、葡萄牙文化、印第安人文化、黑人文化、印第安伊比利亚人文化、美洲黑人文化和混血人文化。这段材料描述了
    A . 拉丁美洲的多元文化特色 B . 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歧视 C . 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觉醒 D . 拉美人民反殖民争取独立
  • 13. 柬埔寨吴哥窟是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兴建于吴哥王朝时期。在吴哥窟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这反映了(   )

    A . 柬埔寨艺术都与佛教有关 B . 柬埔寨石窟艺术源于印度文明 C . 吴哥王朝以印度教为国教 D . 东南亚文化受到印度文化影响
  • 14. 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美洲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 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
    A . 印第安文明深受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影响 B . 印第安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交流 C .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D .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独立进行的
  • 15. 据《曼多撒手抄本》记载,阿兹特克人的学前教育在家中完成,十岁到十五岁进入公共学堂学习,由氏族酋长监督;学校种类多样,主要有平民学堂、女子学堂、贵族神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神庙的修道室等。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的教育(    )
    A . 以维持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 B . 注重民主、平等意识的灌输 C . 鼓励人们全面多元发展 D . 形成了全民参加的体系
二、材料分析题
  • 16. 南亚与美洲的文化

    史料一 婆罗门有效地利用了他们精通的《吠陀经》即赞美诗。这些赞美诗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献祭时被大声朗诵。它们通过口头代代相传而留存下来,由于它们在人们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被逐词逐音地熟记。作为这一宝贵遗产的保管人和传送者,婆罗门能够以高于世俗首长刹帝利的印度社会领导人的身份,坚持并实施自己的主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佛教到12世纪末,也就是穆斯林土耳其人到达之时,它仅存在于少数几个地方,并处于没落状态。这一伟大的宗教运动从其诞生地反常地消失的一个原因是,它未能为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危机做好准备,未能为出生、结婚、去世和俗人生活中其他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提供种种仪式。对比之下,婆罗门则准备好自己的种种礼仪。这一事实保证他们尽管遭到改革者们的攻击却仍能生存下去。此外,更重要的是,婆罗门自己也从事改革。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向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三 玛雅人创造了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及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四 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犁庭扫穴”的大灾变。

    ——摘编自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1. (1) 史料一反映出印度文化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什么?说明印度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 (2) 史料二反映出佛教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提及的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
    4. (4) 据史料四,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是土著古代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为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为新型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西班牙殖民者和移民在与土著文化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或好意万意地表现出了某种亲和性。这大大推动了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新型文化的形成。而新型文化的发展又得益于市镇的建立和发展、经济(特别是矿业经济)的发展和天主教会的务力。市镇构成了吸引、传播欧洲文化的中心和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的中心。经济的发展为新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天主教会传教士积极移植西班牙文化,开办学校设立图书馆,引进印刷机,传播欧洲文化。他们又对土著历史和文化、习俗、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为继承拉丁美洲古代文化遗产做出了特殊贡献,因此,可以说他们是新兴文化发展的主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对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新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做出了贡献。移斯林建筑风格(亦称穆德哈尔风格)、中国建筑材料非洲音乐舞蹈、荷兰的哲学思想、意大利的绘画、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文学、美国的政治思想和独立意识等,丰富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新型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摘编自《拉丁美洲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新型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纵观二十世纪的东北亚,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前半个世纪烽火连绵,战乱频仍,每一次战争都导致了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显著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停滞倒退。从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战火在东北亚蔓延了整整半个世纪。战争的间隔时间相当短,长不过10几年,最短的仅隔5年。不仅频率快,而且规模大,甚至出现了像朝鲜战争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投入兵力也最多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后半个世纪当然也潜在着危机但相对安宁,东北亚各国都获得了和平建设的大好时机,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也最有前途的地区之一,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只要东北亚各国人民认真总结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教训和经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开创一个各方面差异虽大但能密切合作,共同繁荣的区域化经济结盟的新模式。相信这一模式的出现,将对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黄定天《二十世纪的东北亚》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上半叶东北亚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约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因素。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

    材料二 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

    部分假名和汉字的对照表

    材料三 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

    1. (1) 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
    2. (2)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
    3. (3) 材料反映了日本民族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当时日本历史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