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宫”筑梦、“夸父”逐日、“北斗”通联世界、“风云”观风测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之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一系列非凡成就,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重要贡献。
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经艰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于始终坚持把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正确领导放在首位,在于航天工作者们对航天事业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十年间,中国航天攻克一项项技术难关,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部分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在相关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自主创新是航天发展的动力支撑和底气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为什么能取得一系列非凡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生动实践中创造新业绩。
第一,四川加快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连续举办科博会、海科会等促进科技成果交流转化;参与承担了大飞机、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孕育诞生了歼20、“嫦娥五号”探测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我国第一座“人造太阳”等大国重器。十年来,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是2012年的7.4倍;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3万亿元,是2012年的2.8倍。
第二,全省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板块,并以交通先行带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四川持续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实施九大具体行动:重点工程造林、森林质量提升、长江廊道造林、草原生态修复、荒漠生态治理、森林城市建设、绿色家园建设、多彩通道建设、生态成果保护。“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5593万亩。
第四,四川省委、省政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着力构建立体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一跃成为“开放高地”。
第五,十年来,四川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均预期寿命从75.2岁提高到77.9岁;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80元、7432元增至41444元、17575元,均实现翻番,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
结合材料,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四川这十年是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的。
从“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40年来义乌小商品市场历经六代更迭,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从“兴商建县”到“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再到率先启动国际化战略,义乌当地政府始终因势利导,助推产业链不断完善;同时构建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降低经营成本等措施,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正是在市场与政府的合力推动下,义乌民营企业不断展现生机与活力:快速的研发和迭代能力让许多义乌企业在同品类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世界杯、欧洲能源危机等全球重大事件随时反映在义乌商品的热销中……强大的创新能力、敏锐的市场感知能力和迅速的产品供给能力让义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分析义乌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小商品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