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14 浏览次数:101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A . 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季图景:沉重单调的更鼓、天边落雁的叫声,耳目所及,一片凄凉。 B . “断人行”,交代社会环境,战事频繁,诗歌前两联叙事抒情,信手挥写,与题目中的“忆舍弟”无关。 C . 诗歌颈联由前两联的“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兄弟天各一方,生死难卜,令人伤心断肠,不忍卒读。 D .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润,结构严谨。
  • 2.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 林壑美(格外) B . 之者谁(取名,命名) C . 其风俗之美(道路) D . 掇幽芳而乔木(遮阴、纳凉)
  • 3.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去老范一千年,后__先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 画中人。

    A . 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 . 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 . 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 . 忧  乐   八百里大湖
  • 4.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垂髫”指儿童,“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B .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 C .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 .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等。
二、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点诗词养点气

    诗词中不仅传递着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细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现其中对古典诗句的引用俯拾即是,既恰如其分地阐述了思想,又寄意深远。不仅如此,他还创作了《军民情·七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等诗词,为领导干部树立了读诗词写诗词的榜样。作为基层干部,我在工作之余,利用车上、夜间,坚持读诗词汲取先人的诗学精华,同时坚持写诗词,一旦有感有悟,即在手机、纸片、笔记本上随时记下。因为工作与时间的关系,诗词短小精巧,既可总结实践,又能抒发情怀。读诗词的过程中,自己也悟得点滴体会,感受到了千百年来诗词的深刻意蕴和万千气象。

    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养成天地小”。

    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唐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就是浩气、正气的延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

    读诗词养点地气。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滋养丰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忧,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廉政的要求。古代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自然也是我们今天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商隐谆谆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于谦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坤”……宋代诗人龚日昇概括得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真诚呼吁大家读些诗词,丰富学识,提升境界,装点人生。

    1. (1)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读点诗词养点气”这一中心?
    2. (2) 选文第4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4、5、6、7段的顺序能不能打乱?请说说理由。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 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 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2018年第2路.作者张敏,有改动)

    1. (1) 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丙】//【丁】  B . 【甲】//【乙】【丙】//【丁】 C . 【甲】【乙】//【丙】【丁】 D . 【甲】【乙】//【丙】//【丁】
    2. (2) 第6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3. (3) 选文从雾凇外表的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运用了说明顺序。
    4. (4) 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5. (5) 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三、课外阅读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常平:官仓名。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 . 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 C . 富人自实粟            讽:劝告 D . 洪州                徙:迁移,迁徙
    2. (2)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A .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 相委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C . 人不知不愠(《〈论语〉十二章》) D . 康肃笑遣之(《卖油翁》)
    3. (3) 下列句子中,与“甫冠,名闻四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B . 衔远山,吞长江(《岳阳楼记》) C .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D . 南冥者,天池也(《北冥有鱼》)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曾巩出任越州通判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 . 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 . 曾巩二十岁刚刚出头的时候,名声就传遍了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认为很是奇异。 D . 曾巩在齐州做官时,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治理的中心,百姓生活富足,夜不闭户,
    5. (5)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②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四、句子默写
  • 8. 填空。
    1. (1) 本文选自《》,作者,号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2. (2) 大雪三日,
    3. (3) 是日更正,,独往湖心亭看雪。
    4. (4) ,上下一白。
    5. (5)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五、诗歌鉴赏
  • 9. 古诗阅读。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两首诗都写“早行”,但诗中都没有出现“早行”两个字,试找出体现“早行”的景物并分析景语中蕴含的情语。

六、名著阅读
  • 10. 名著阅读。

    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唯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鲁达,武松皂布直缀。

    A.破布旧衫    B.鹤氂道袍    C.黑绿罗妖    D.烈火僧衣

七、综合性学习
  • 11.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识国学] 按要求填写书名。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春秋》,还有《》《》等。

    2. (2) [赞国学] 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

    3. (3) [荐国学] 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
八、作文
  • 12. 请以“我的青春里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⑴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⑵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⑷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⑸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