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二课时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8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4八上·杭州期中)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比例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3八上·诸暨期中) 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 . 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C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 . 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 3. (2023八上·舟山月考) 固体甲、乙、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甲、乙、丙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2

    0.09

    35.7

    36.0

    36.6

    37.3

    38.4

    13.3

    31.6

    63.9

    110

    169

    A . 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20℃时,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31.6: 100 C . 分别将等质量的乙、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丙>乙. D . 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甲>丙
  • 4. (2024八上·金华月考) 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8g、40g、40g某种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 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C . 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甲 D . 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丙
  • 5. (2023八上·杭州期末) 小金网购了一个“气象瓶”,如图所示,密闭瓶内装有硝酸钾、蒸馏水。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瓶中固体逐渐增多,此过程中(        )

    A . 溶剂质量不变 B .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 溶液质量不变 D . 溶解度不变
  • 6. (2023八上·三门月考)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⑤
  • 7. (2022八上·舟山月考) 在一定温度下,小明用硝酸钾晶体(KNO3)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如图所示,则如图溶液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8. (2022八上·义乌期中)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的是( )
    A .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溢出 B . 开启啤酒瓶盖, 有大量气泡溢出 C . 夏季黄昏时, 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D .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 9. (2022八上·临海期中) 小柯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硝酸钾固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50℃(不考虑水的蒸发),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 B . 溶质的质量 C . 溶剂的质量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 (2022八上·义乌期中) 已知硫酸溶液密度大于1,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某硫酸的质量分数为W,取等量的两份硫酸溶液分别进行下列操作:

    ⑴蒸发溶液后恢复至室温,溶液质量减为原来一半,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1

    ⑵蒸发溶液后恢复至室温,溶液体积减为原来一半,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W1﹥W2 B . W1﹤W2 C . W1=W2 D . W2﹥2W
  • 11. (2022八上·杭州期中) 现对某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若蒸发10克水析出a克固体,若蒸发20克水析出b克固体,若蒸发30克水析出c克固体,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c=a+b B . c=2b-a C . c=2b+a D . 2a+b
  • 12. (2023八上·杭州月考) 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制,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 . ①③ B . ②③⑤ C . ③⑤ D . ②④⑤
  • 13. (2023八上·杭州月考) 下列有关溶液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 .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主要原理是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C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 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可采用降温的方式
  • 14. (2022八上·长兴月考) 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人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其他物质都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 溶质质量增加 B . 溶剂质量不变 C . 溶液质量不变 D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15. (2022八上·温州月考) 小柯在做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时,将硫酸铜粉末缓缓加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直至形成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可以看到大量蓝色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 溶解度不变 B . 溶液质量减小 C . 溶质质量不变 D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16. (2022八上·杭州期中) 溶解度为Sg的某物质饱和溶液,跟水以1:4质量比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为( )
    A . B . C . D .
  • 17. (2022八上·富阳期中) 食盐在20℃时溶解度为36克,下列操作可以实现目的是(   )
    A . 将100克1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50克水,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30% B . 向50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5克食盐,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10% C . 向100克1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0克食盐,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25% D . 将50克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25克水,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10%
  • 18. (2022八上·浙江期中) 室温下,向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下列图像中符合变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9. (2023八上·长兴期末)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图3。

    1. (1) 图1中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2. (2) 图2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 (选填 “相等”或“不相等”);
    3. (3) 图3中M表示的是物质(选填“甲”或“乙”)
  • 20. (2023八上·婺城期末) 小科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

    1. (1) 如图甲所示,小科用调节平衡的天平称量氯化钠,右盘放了15克砝码,左盘加氯化钠,分度盘指针如图乙所示,他接下来应
    2. (2) 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填字母编号)。

      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用于配制的烧杯在使用前未干燥

      C.称量时,所使用的砝码生锈D.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

  • 21. (2023八上·杭州期末)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所示是对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以及同一小球在三种溶液中的浮沉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I可能是       (选填字母)。
      A . 降低温度 B . 加入硝酸钾 C . 蒸发水分
    2. (2) 小球所受的浮力F、F、F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3. (3) 从②到③,烧杯底析出硝酸钾晶体5克,整个装置总质量减少了20克,可知②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2. (2022八上·衢州期中) “天气瓶”和“彩球温度计”是两款不同的现代居家饰品,都可以获知气温变化。

    1. (1) 图甲为“天气瓶”,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瓶中晶体增多。由此推测瓶中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
    2. (2) 图乙为“彩球温度计”,当温度降低到小球所标注的温度值时,该小球会浮起。某时,彩球的沉浮情况如乙图所示(“20℃”、“18℃”的小球沉底),则此时的气温范围为
    3. (3) 图乙中漂浮的“24℃”小球重5克,则其所受浮力为牛。
  • 23. (2022八上·杭州期中) 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
    2. (2) 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纯B。
    3. (3) 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
    4. (4) 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5. (5) 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4. (2022八上·杭州期中)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表是氯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

    37.3

    37.8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 (1)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此时若将20克的氯化钠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配得的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2. (2) 碳酸钠的溶解度在10-40℃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   液”) ,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 (3)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对上述提纯后析出的晶体和剩 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

      A.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D.析出的晶体硝酸钾没有一定的熔点

三、实验探究题
  • 25. (2023八上·嘉兴期末) 小明在学习了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后,开展了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的探究。

    【实验过程】

    步骤一:准确称量干燥的蒸发皿质量;

    步骤二:在T℃下保持恒温,配制该温度下的硫酸钠饱和溶液;

    步骤三:取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倒入蒸发皿中;

    步骤四:加热蒸发皿中溶液至干,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

    步骤五:计算出溶解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改变温度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硫酸钠/g

    4.9

    9.1

    19.5

    40.8

    48.8

    46.2

    45.3

    【数据处理】

    1. (1) 在步骤二中你判断该硫酸钠溶液达到饱和的证据是
    2. (2) 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得出结论】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 26. (2022八上·定海期末) 某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温度/℃ 

     
     

     25 

     
     

     25 

     
     

     25 

     
     

     50 

     
     

     60 

     
     

     70 

     
     

     25 

     
     

     溶剂种类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酒精 

     
     

     溶剂质量/g 

     
     

     10 

     
     

     20 

     
     

     30 

     
     

     20 

     
     

     20 

     
     

     20 

     
     

     10 

     
     

     溶质M质量/g 

     
     

     7 

     
     

     7 

     
     

     7 

     
     

     5 

     
     

     5 

     
     

     5 

     
     

     7 

     
     

     溶解物质质量/g 

     
     

     2.1 

     
     

     4.2 

     
     

     6.3 

     
     

     5 

     
     

     5 

     
     

     5 

     
     

     0 

     
    1. (1) 分析实验数据后,甲同学认为物质溶解性大小与溶剂的多少有关,而老师认为该结论是错误的,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什么?。 
    2. (2) 乙同学实验后得出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无关。但这一结论与事实不符,你认为与事实不符的原因是  。 
    3. (3) 丙同学的实验可以和实验1形成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 
  • 27. (2023八上·杭州期中) 小科欲配制80克5%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 (1) 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 克。称量时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如图甲,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 
    2. (2) 量取水时,选用规格为 (选填“100”或“200”)毫升的量筒更加合理。 
    3. (3) 丙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 (4) 下列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____。 
      A . 砝码磨损 B . 氯化钠固体不纯 C . 按照图乙的方法读数 D .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 28. (2022八上·义乌期中) 某同学配制 50g 6%氯化钠溶液, 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2. (2) 纠正错误操作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若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  则 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
      A . 适量增加砝码 B . 适量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3. (3)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若该同学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偏
    4. (4)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  中 (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  ,盖好瓶塞并贴标签。
四、解答题
  • 29. (2023八上·嘉兴期末) “过氧乙酸”消毒液广泛用于教室、食堂、寝室等场所的卫生消毒。某品牌“过氧乙酸”消毒液标签如下表所示。

    过氧乙酸(1L)

    溶质质量分数

    20%

    密度

    1.2 g/cm3

    强腐蚀性、阴冷处存放

    1. (1) 取该消毒液1L,其中含过氧乙酸克。
    2. (2) 取12g该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用来消毒,请计算需要加入水的质量?
  • 30. (2023八上·椒江期末) 不同温度下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密度如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质量分数 

     
     

     11.7% 

     
     

     24% 

     
     

     39.0% 

     
     

     52.4% 

     
     

     62.8% 

     
     

     密度(g/cm3) 

     
     

     1.03 

     
     

     1.06 

     
     

     1.10 

     
     

     1.12 

     
     

     1.20 

     

     

    1. (1) 现将100毫升4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30%,需加水多少克? 
    2. (2) 如图甲所示,有一重2.2牛的木块漂浮于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请计算40℃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 
    3. (3) 当温度改变时,图甲中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断温度在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31. (2023八上·长兴期末) 氢氧化钠是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化学药品。如表是某同学在室温时(20℃时 )将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水的质量(克)

    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克)

    溶液的质量(克)

    1

    10

    9

    19

    2

    10

    10

    20

    3

    10

    11

    20.9

    4

    10

    12

    m

    1. (1) m=
    2. (2) 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实验序号);
    3. (3) 将第2次实验所得溶液稀释为5%的稀溶液,用于制作叶脉书签,还需要加入水多少克?(列式计算)
  • 32. (2022八上·富阳期中)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  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 (1) 这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克。
    2. (2) 他将这50毫升浓硫酸与200克水均匀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3. (3) 若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630g溶质质量分数28%的稀硫酸,则需要再加多少毫升的水?
  • 33. (2022八上·浙江期中) “新冠”疫情期间, “二氧化氯”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室、 食堂、寝室等的卫生消毒。某校放学后将对全校教室、食堂、寝室等进行全面消毒。小陈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求:

    二氧化氯1000mL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g/cm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 (1) 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g,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g;
    2. (2) 欲配制48千克质量分数为1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取多少千克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
五、综合说理题
  • 34. (2023八上·义乌期末) 小李同学做了下面两个实验,请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1. (1) 准备了一杯60℃的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悬浮着一只新鲜鸡蛋。如图,放在室温下,一段时间后,发现鸡蛋下沉,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 (2) 他在一个空矿泉水瓶里面套一个气球,在矿泉水瓶外用绳子扎紧气球的口,然后小明对着气球吹气,可是,小明用了很大的力气也只能吹大一点点,可是矿泉水瓶里还有很大的空间,小明觉得很纳闷,请你来帮忙解释这个现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