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7课 百家争鸣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小练习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春秋时期,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还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庄子
  • 2. 《论语•为政》中记载某思想家的言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这体现了该思想家主张( )
    A . 无为而治 B . 以德治国 C . 有教无类 D . 以法治国
  • 3. “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有(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④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4.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这主要是因为孔子( )
    A . 出身下层贵族 B . 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C . 推崇西周制度 D . 创立了儒家学说
  • 5.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一个“全球伦理计划”,他们试图从世界主要的文明里找到一些能被全人类接受的共同价值。下列表述最能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 忍受苦难,人死后升入“天堂” D . 信奉安拉即可得救
  • 6. (2024九下·翁牛特旗模拟)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 . 法家的“法治”思想 B . 儒家的“仁政”思想 C . 道家的“无为”思想 D . 墨家的“非攻”思想
  • 7.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充满蓬勃生机的自由学术空气,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景象。在诸子百家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观点最有可能属于哪一学术流派?(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墨家 D . 法家
  • 8.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
    A . 儒家与法家主张相同 B . 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反映 C . 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 . 战国时期已出现“大一统”思想
  • 9. 在某市中小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王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混乱初期,需要严明制度,严格执行。还要强化德育教育,辅之以仁爱。最终达到无为而治,学生自我管理。与他的管理理念分别对应的思想学派是( )
    A . 法家、儒家、墨家 B . 法家、儒家、道家 C . 墨家、儒家、道家 D . 墨家、法家、儒家
  • 10.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古人说:‘万物得其本者生’,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习总书记引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 . 儒家思想 B . 法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道家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9年11月27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共济宁市委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座谈会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举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人法也,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不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著名思想家的什么政治主张?
    2. (2) 材料二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主张。
    3. (3) 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该观点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4.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奠定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基础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是什么?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该局面出现的重要意义。
    5. (5) 你认为当今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积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