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

更新时间:2023-08-29 浏览次数:3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过关全练
  • 1. (2022·大庆)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开拓万里波涛”,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突袭北洋舰队。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A . 林则徐 B . 李鸿章 C . 邓世昌 D . 曾国藩
  • 2. 刘公岛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和缩影。100多年前,这里曾是清朝北洋海军基地,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将士浴血抗敌、为国捐躯,谱写出悲壮的爱国主义篇章。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全军覆没发生在( )
    A . 平壤战役中 B . 黄海战役中 C . 旅顺战役中 D . 威海卫战役中
  • 3. 丘逢甲《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引发四百万人同哭的是以下哪一条约(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4.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战后则是“投资+特权”,这里的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诗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面临“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
    A . 鸦片战争之后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6. (2022八上·大石桥期中)   1899年,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美国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    )
    A . 三国干涉还辽 B .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 .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 D .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 7. (2023八上·洞口期末) 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 史学家蒋廷黻把近代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的现象形容为“引狼入室”。“引狼入室”是因为(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 9. (2022·日照) 近代中国有一地方官员上奏清廷“急挽英、俄为同盟,许其保辽、保台”。其背景应是(   )
    A . 《南京条约》签订 B . 《北京条约》签订 C . 《马关条约》签订 D . 《辛丑条约》签订
  • 10. 这场战争,是一次没有“代差”(巨大差距)的实力对决,而且中国的实力相对日本总体还有一些优势,但是最终却失败了,30多年来的“师夷长技”只剩下一地鸡毛。这场战争导致(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沙俄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 . 中国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 D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1. 分析图中的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甲午战后中国赔款数额与中、日年财政收入的对比(1895年)

    A . 清朝经济比日本发达 B . 中国的经济负担沉重 C . 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 中国新开放通商口岸
  • 12. 19世纪末,某条约签订后,法国的画报刊载了一幅漫画(下图),描绘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该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马关条约》
二、史料拓展全练
  • 13.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马关条约》第六款

     史料二 1895—1913年设在中国的外资厂矿数量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

    1. (1) 史料一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内容?该条约与以往不平等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 (2) 根据史料二回答,1895—1913年在华办厂最多的国家是哪个?这是因为它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
  • 14.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甲午之因】

    材料一 “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谕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日本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阴(1855年)

    【家国情怀 英雄之颂】

     材料二

    【历史解释 甲午之殇】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参战

    舰数

    总排

    水量

    /吨

    平均航

    速(海

    里/时)

    鱼雷发

    射管数

    /具

    火炮

    总数

    /门

    鱼雷

    艇数

    /艘

    中国

    12

    34 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40 840

    16.33

    36

    268

    0

    材料四 李鸿章为避战保舰,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时空观念 马关之耻】

     材料五

     

    1. (1) “责难朝鲜”发生于哪一年?“责难朝鲜”之后日本更大的企图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日本的侵略野心。
    2. (2) 简要说明材料二中民族英雄的事迹。他们共同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3. (3) 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4. (4) 【跨学科·地理】材料五中哪幅图片中的通商口岸是《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说明了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