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4 物质...

更新时间:2023-08-10 浏览次数: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上·上虞期末) 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常常要进行比较,并引入相应的科学量。下列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比较物体冷热程度,引入科学量——温度 B . 比较物体吸热能力,引入科学量——比热 C . 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科学量——密度 D . 比较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引入科学量——体积
  • 2. (2023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应用中不是主要利用水的比热较大这一性质的是(        )
    A . 炎热的夏天,地面上洒水降温 B . 育秧时,夜晚向秧田里灌水 C .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 . 暖气管用循环热水来供热
  • 3. (2023七上·金华月考) 某同学分别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A和B两杯中的液体加热,忽略散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给A杯加热10分钟和给B杯加热20分钟,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B . 如果A,B两杯中的液体的质量相同,那么B杯中液体的比热较大 C . 如果A,B两杯中是同种液体,那么A杯中液体的质量较大。 D . 吸收相同的热量,A杯中的液体升温比B杯中的慢
  • 4. (2023七上·柯桥月考) 如图表示了几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请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体的比热容总比液体的大      B . 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同      C . 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较少 D . 内陆比沿海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干泥土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 5. 水的比热容较大,这种特性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这种特性的是( )
    A . 早春寒潮来临前,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B . 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C .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D . 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 6. 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用水来取暖,也可以用水来降温,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 )
    A . 较高的沸点 B . 较低的凝固点 C . 较大的比热容 D . 较好的导电性
  • 7.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 实验中,沙子、水吸热相同,所以物体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无关 C .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 8.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 . 同种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 .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常作为冷却剂 D . 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 9. 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 )

    A . 液体A和B的初始温度不同 B . 液体B的比热容比液体A的大 C . 液体A的温度比液体B的升高得慢 D . 液体A和B的比热容相同
  • 10. (2022七上·上城期末) 夏季在海边,由于水和砂石的比热不同,常能够形成海风或者陆风。海风指从海上吹向陆地的风,反之为陆风。上图是某地空气流动情况,据此判断此时为(    )

    A . 白天,形成的是海风 B . 晚上,形成的是海风 C . 白天,形成的是陆风 D . 晚上,形成的是陆风
二、填空题
  • 11. (2023七上·德清期末)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清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将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煤油和水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开始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已知:ρ煤油=0.8×103kg/m3 , ρ=1.0×103kg/m3

    物质

    升高10℃所需的时间/秒

    升高20℃所需的时间/秒

    升高30℃所需的时间/秒

    煤油

    64

    89

    124

    96

    163

    220

    1. (1) 如图所示两组实验中(选填“甲”或“乙”)组烧杯中的液体是煤油。
    2. (2) 在此实验中,通过来比较煤油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 12. 科技小组的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后,通过实验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他们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并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你认为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情况。[c=4.2×103J/(kg·℃),c煤油=2.1×103J/(kg·℃)]

  • 13. 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曲线Ⅰ表示的物质热量,温度,所以曲线Ⅰ表示的是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据图像判断,热牛奶和水达到热平衡时的水温约为。该实验表明,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越

  • 14. (2022七上·苍南期末) 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 (1)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需要控制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可多选)
      A .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 . 取相同质量的液体 D . 盛放液体的容器相同
    2. (2) 加热到一定时刻,液体甲开始沸腾,此时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液体甲的沸点是℃。
    3. (3) 相应时刻液体乙的温度如图丁,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液体甲的吸热能力液体乙的吸热能力(填“大于”或“小于”)。
  • 15. (2022七上·缙云期末) 为了探究不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利用四套与如图相同的装置完成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300

    25

    35

    12

    2

    150

    25

    35

    6

    3

    煤油

    300

    25

    35

    6

    4

    煤油

    300

    25

    30

    3

    1. (1) 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应在烧杯底部垫,以防止受热不均匀导致烧杯底部炸裂。
    2. (2)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 (3) 通过分析上表中1和3两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三、实验探究题
  • 16. (2023七上·长兴期末) 某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0

    2

    4

    6

    8

    水的温度/℃

    20

    22

    24

    28

    30

    煤油的温度/℃

    20

    24

    28

    32

    37

    1. (1) 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2. (2) 该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煤油吸收的热量;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改进实验后,得到表中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
    4. (4) 实验中让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更长。
  • 17. (2023七上·绍兴期末) 某科学小组在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克)

    加热时间为100秒时

    加热时间为200秒时

    加热时间为300秒时

    沙子

    50

    升温9℃

    升温18℃

    升温27℃

    50

    升温2℃

    升温4℃

    开温5.8℃

    1. (1) 该实验通过比较对物质加热的时间来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这一方法适用的前提是

      A.加热工具相同             B.加热方式相同

       C.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      D.水和沙子的初温相同

    2. (2) 小科上网查到如下资料:

      1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焦耳

      1克沙子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为:0.9焦耳

      根据查阅得到的资料,计算若使50克水温度上升4℃,需要吸收的热量(写出计算过程)。

    3. (3) 生活中,人们发现不同地区夜晚气温的下降幅度通常是不同的:内陆地区(特别是沙漠地区)的气温下降较大,而沿海地区的气温下降较小,请解释这个现象。
  • 18. (2023七上·杭州期末) 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来比较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大小:

    1. (1) 实验中,取两只相同的100毫升烧杯,装入(选填“等质量”或“等体积")的甲和乙,测出其温度。
    2. (2) 图中横杆、温度计、铁圈、酒精灯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是(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
    3. (3)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记录加热2分钟后的实验数据:

      物质名称

      加热前温度/℃

      加热后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24

      74

      2

      24

      226

      2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甲的比热乙的比热(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9. (2022七上·长兴月考) 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强弱。

    1. (1) 在做图甲所示实验时,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2. (2) 小柯同学在实验中记录了如下数据: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请在同一图上描绘出煤油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3. (3) 小杨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水浴加热,如图丙,这样做的好处除了受热均匀外还有
四、解答题
  • 20. 某同学在“探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kg

    升高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J

    1

    0.05

    10

    2100

    2

    0.10

    10

    4200

    煤油

    3

    0.05

    10

    1050

    4

    0.10

    10

    2100

    1. (1) 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相等的不同物质,在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 (2) 分析第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有关。
  • 21. (2021七上·温州期末) 小明随父亲前往酒厂考察白酒酿制过程。知道白酒是发酵后粮食里的酒精从蒸锅中蒸煮出来的,蒸煮装置如图。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与输气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内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直接饮用,需要与适量水混合勾兑。白酒的“度数”是指在20℃的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亳升数。(ρ=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1. (1) 将冷凝池内的输汽管设计成弯弯曲曲的目的是
    2. (2) 在冷凝池中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哪一种物理性质?
    3. (3) 该酒厂生产的瓶装白酒标有“500mL,45度"的字样,则这种白酒的密度是多少?(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 22. (2021七上·定海期末)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g

    升温10°℃

    所需时间/s

    升温20°℃

    所需时间/s(

    升温30℃

    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30

    96

    163

    220

    1. (1) 此实验中,用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 (2)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3. (3) 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 . 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B .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C . 火箭发射塔导流槽内装有大量的水 D . 烈日下,海边的沙滩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