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亲戚畔之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足兵 民信之矣
子 曰 足 食 足 兵 民 信 之 矣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是故明君制①民之产② ,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③妻子;乐岁④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⑤ , 故民之从之也轻⑥。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⑦ , 奚暇治礼仪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注】①制:制定,设置。②产:产业。③畜(xù):饲养,养活。④乐岁:丰年。⑤之善:致善。⑥轻:容易。⑦赡:足够,充足。⑧奚暇:怎么顾得上。奚,疑问词,怎么,哪有。暇,余暇,空闲。
①委而去之 委:
②寡助之至 之:
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事:
④故民之从之也轻 从: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高祖曰:“列侯①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王陵③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列侯:古代爵位名。②高起:西汉初年将领。③王陵: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委而去之
③列侯诸将无敢隐朕
④贤者疑之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上(汉文帝)下诏,赐民十一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①!”慎夫人②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其后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③廪庾④尽满,而府库余财。
(选自《汉书·食货志上》,有删改)
【注释】①何以台为:还要露台干什么呢!②慎夫人:汉文帝的宠妃,在宫中与皇后平起平坐。③都鄙:京城和边邑,借指全国。④廪庾:粮仓。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直百金( ) 国家亡事( )
慎 夫 人 衣 不 曳 地 帷 帐 无 文 绣 以 示 敦 朴 为 天 下 先……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①须将护,若无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② , 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③。然耳目股肱④ , 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⑤ , 实为国之大害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弥:更加。②兢慎:兢兢业业,小心谨慎。③虽休勿休:即使做好了也不自夸。④股肱:大腿和胳膊。这里与前面的“耳目”,都是比喻左右辅佐之臣。⑤备尽肝膈:做到推心置腹,坦诚相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亲戚畔之 畔:
治国亦然 然:
若便骄逸 骄逸: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病人觉愈,弥须将护。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 , 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陈涉世家》)
环而攻之而不胜( ) 亲戚畔之( )
扶苏以数谏故 ( ) 为天下唱( )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奇治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①阿:地名
委而去之( )
亲戚畔之( )
追者反曰( )
乃起兵击之( )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阿 人 父 率 子 兄 率 弟 以 私 兵 战 遂 败 魏 师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
知伯①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②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③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④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①知伯:即智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为人飞扬跋扈。②魏桓子:又称魏宣子,春秋时期晋国魏氏领袖。③任章:魏桓子的大臣。④质:攻击对象。
委而去之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弗予
知伯大说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班彪①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2)彪既才高而好述作 , 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王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②未备,师保③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④ , 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⑤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班彪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②官属:官吏。③师保:诸侯王身边负责教育辅佐的官职。④望都长:望都是地名,长是长官之意。⑤敷:铺叙。
委而去之( )
亲戚畔之( )
吏民爱之( )
行不逾方( )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