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

更新时间:2023-08-24 浏览次数: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南方与北方形成两套不同政治系统。到袁世凯当政时,他凭借个人实力强化了对北方控制,但是对南方各省却缺少实际掌控。为重新强化中央权威,袁世凯决定恢复帝制。据此可知( )
    A . 恢复帝制是当时的时代需要 B . 革命党人造成南北分裂局面 C . 政治近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D . 民主共和思想还未深入人心
  • 2. 袁世凯为了保护核心利益,比如在决定直隶都督的人选上,可以绕开与其政见不符的唐绍仪,直接任命。唐绍仪很生气,按照民初体制,我不副署,你的任命怎么能够生效呢。但按照袁世凯的想法,他的总统就是按皇帝的方式当的,直隶都督对于袁世凯而言关系重大,这个他不能让步,即使是违规他也认了。该事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总理与总统之争 B . 内阁制不符国情 C . 个人政见的差异 D . 专制与民主之争
  • 3. 一些军政界人士鼓动张勋称:“黎、段两人断难并立,趁此机会,厉兵秣马,可以定乱为名,收服人心,借图大计。……中央麻木不仁,无力压制。似此政府,几类东周,有建义旗者,谁不响应?”以上材料说明张勋能短暂复辟的原因是( )
    A . “府院之争”军阀割据 B . 清朝官员推波助澜 C . 张勋集团实力雄厚 D . 共和体制已成废纸
  • 4. 根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内形势示意图,我们可以得出北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   )

    A . 军阀派系林立割据一方 B . 社会生活出现了新气象 C .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 帝国主义势力受到冲击
  • 5. 费正清曾说:“(北洋)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下列史实中体现了后一时代特征的是(    )
    A . 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B . “中日民四条约”被迫签订 C . 张勋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 D . 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
  • 6. 为争取国际地位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一战的协约国方面,并为该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这反映了 (    )
    A . 一战时期列强对中国争夺的加剧 B .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C . 北洋军阀政府主动参与国际事务 D . 日本的在华势力受到遏制
  • 7. 1906年,何琪编的《初等女子修身教科书》基本尊奉古代传统道德,把人们熟悉的古代优秀女子故事作为材料;19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女子修身教科书》中,除女子传统美德内容外,又增加爱国、纳税、国家财政、法律、人民之权利与义务、职业、公益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 女子修身内容丰富多彩 B . 政府重视女子教育问题 C . 近代女子地位得到提升 D . 近代国民意识渐趋增强
  • 8. 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年3月27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材料反映出当时(   )
    A . 课程设置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B . 儒家思想已经丧失正统地位 C . 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 D . 学堂教育缺乏引发思想混乱
  • 9. 据统计,辛亥革命后,仅民国元年宣告成立的实业团体就达40余个,到1915年12月,全国实业团体数量为107个。仅1912年,新成立工厂就达2001家,到1916年,全国工厂总数为16957家,并逐步形成了横跨多领域的产业集团。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壮大起来。这表明(   )
    A . 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扫除 B . 经济现代化之路成功开启 C . 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迅速成长 D .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10.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内务部发布的《保护人民财产令》指出:“凡在民国范围之内人民所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更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这些规定( )
    A . 清除了清朝封建官僚的经济实力 B . 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 C . 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D . 造成了官僚资本迅速膨胀的局面
  • 1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等人提倡将汉字直排改为横排,但市面上买不到横格纸。《新青年》自身也未实现横排,读者反映阅读横排文字“甚感不便”,同时还找不到横排的印刷厂。这说明当时(    )
    A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 . 印刷技术阻碍文化多元化 C . 文化革新缺乏坚实的基础 D . 激进的改革无法赢得认可
  • 12.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情感上认同于儒家的人文主义,是对过去一种徒劳的、乡愁式的祈向而已;他们在理智上认同西方的科学价值,只是了解到其为当今的必然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   )
    A . 反映出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缺位 B . 导致了全盘西化理论的盛行 C . 造成了近代知识分子内部的分裂 D . 根植于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二、材料分析题
  • 13.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重要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坚决反对专制政治。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倡科学就是要反对信、盲从。他们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反对鬼神迷信,批判“君权禅授”“祸福天定”等谬论。随着运动的发展.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学者不断发展了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还提出了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从1915年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的世界观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给运动带来了严重弊端,如没有在群众中普及、没有跟政治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形式主义地对待文化问题等。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在以效法西方近代文明为宗旨的新文化运动过程中,陈独秀、胡适等主流派人物夜以继日地传播日新月异的西方知识和文明,他们所主张的新文化类同于西化。而西化与反传统实为一体两面:不但要“打倒孔家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更有“废除汉字”“改良人种”等极端主张。梁漱溟后来批评说:“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

    ——摘编自方维规《何为启蒙?哪一种文化?——为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而作》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批判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因,并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梁漱溟的观点。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文化运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