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

更新时间:2023-09-05 浏览次数: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1915年小说《婚姻鉴》中描述:一日,稚平谓其妻曰:“此间昨来一摄影者,艺甚精明,日当邀之至家,摄一合家欢聚之图。若须为我子易一最新之衣,以与斯盛。”杨氏然曰:“妖镜摄影,必损我子之目光,余死不愿。”稚平闻言,笑允之曰:“诺。”这反映了( )
    A . 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 . 摄影技术的广泛推广 C .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D . 社会生活的富足安逸
  • 2. 如表反映的是1913年和1920年华资企业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时间

    工厂(家)

    资本(元)

    工人(名)

    1913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

    1759

    500620000

    557622

    A .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 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3. 下表所示为民国元年(1911年)江苏省某一政府令。这表明当时 (    )

    前清用同等之学程,使年长之人与年幼儿童受同等之教课。于就学者两无实益,令办学者避难就易……本都督为实行义务教育起见,合亟废止简易识字学塾,酌改为初等小学或补习所;其原有学塾收年长失学者,即改为补习科。收年幼儿童者,即改为初等小学校,庶名实相符,教育乃有实益……

    A . 基础教育迅速发展 B . 传统思想观念基本瓦解 C . 政府执法趋于公平 D . 近代教育理念得到承认
  • 4. 1913年8月,北洋政府工商部在给直隶实业司的指令中明确规定:"呈请办矿或奉部令行查事件如需实地调查,予限二十日,如仅验看资本察阅契据,予限十日,即须核夺、呈报,不得有意稽延。这一指令( )
    A . 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迅速膨胀 C . 有利于民国初期经济的较快发展 D . 揭示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因素
  • 5. (2023高一上·西安期末) 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
    A .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 . 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C . 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 6. 1912 年,荣氏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公司。该公司是 (    )
    A . 洋务企业 B . 外资企业 C . 民族企业 D . 官办企业
  • 7. 宣统二年(1910年),张謇发起国会请愿活动。民国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民国4年(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以上材料反映出 (    )
    A . 有识之士的爱国情怀 B .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C . 实业救国思想深入人心 D . 民族资产阶级寻求政治权力
  • 8. 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写道:“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由此可见,瞿秋白认为 (    )
    A . 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反对殖民侵略 B . 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运动 C .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 D . 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思想不切实际
  • 9. 有民间歌谣唱道:“横商量,竖商量,摘下果子别人尝,今也让,明也让,吃人的“老猿”称霸王。”这首歌谣出现于(   )
    A . 19世纪中期 B . 19世纪末期 C . 20世纪初期 D . 20世纪中期
  • 10.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的第三天,漫画家马星驰发表《今日始撒手长往乎》。画中老者将鼎丢下,似乎有些舍不得撒手。该漫画(   )

    A . 抨击军阀割据混战的时局 B . 表达了国民党对民主共和的向往 C . 讽刺了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 . 揭示了民主政治的实现缺乏根基
  • 11. 下表为1913-1921年中国面粉业实存的厂数和每日生产的面粉包数表。其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    )

    中国面粉业实存的厂数和每日生产的面粉包数统计表(1913-1921年)                                                                                                    

    年份(年)

    厂数(家)

    日生产面粉包数(包)

    1913

    57

    46 030

    1914

    63

    52 750

    1915

    69

    71 570

    1916

    80

    98 290

    1917

    86

    109 040

    1918

    99

    123 330

    1919

    104

    137 810

    1920

    118

    173 970

    1921

    131

    215 370

    A . 欧美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B . 民国建立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C . 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D . 提倡国货运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 12.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    )
    A . 扫除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B . 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管理 C . 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格局 D . 积极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 13. 下图是一幅绘制于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戴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的民国的青年人。该漫画反映出(   )

    A . 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 . 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 .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D . 新文化运动发起的必要性
  • 14. 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这体现了 (    )
    A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15.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如图是20世纪初汉阳铁厂钢铁产量示意图(单位:吨)导致该时期发展状况的原因是 (    )

    A . 洋务运动的推动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 国民政府的垄断 D . 日本的侵华战争
  • 16. 阅读下图《变迁》。图片以中间为分界线,左右两边清朝、民国时期的服装和建筑风格明显不同。下列关于该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 . 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 B . 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 C . 社会生活出现出土洋并存特色 D . 西式服装完全取代了传统服饰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侪今日,处共和政体之下,追忆十年以前,……虽国势之颠危、民情之锢敝,犹不免为五十步百步之观,未能逾十年小变之常例。而五千年来专制帝王之局,于此十年中为一大结束;今后亿万斯年之中华民国,乃于此时开幕。则非十年以来之小变,实五千年以。来之大变,而不可以常例论矣。

    ——杜亚泉《十年以来中国政治通览》

    材料二:由一群北大教授领导的新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对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这场运动是由力图用现代新的、历史的批判与探索的现代历史方法论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导的。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1. (1) 根据材料一,从政治体制转型的角度概括“五千年以来之大变”的含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没能根本改变“国势之颠危、民情之锢敝”的具体表现。
    2. (2) 有人将“中国的文艺复兴”视为对辛亥革命的“思想补课”。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名称。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角度分析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 18. 经过历代儒学家的修改和润色,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二: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

    材料三: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材料一中董仲舒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2.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二中黄宗羲“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