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U/V | 1.0 | 1.5 | 2.0 | 2.5 |
电流I/A | 0.10 | 0.15 | 0.25 |
①由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根据上面所测的五组实验数据,把每次实验时记录的电流值和对应变阻器RP的阻值,在图丙坐标系中描成点,将这些点绘成曲线B,发现曲线B与曲线A(选填“有交点”或“无交点”),其原因是;
③本实验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下列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有。
A.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B.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C.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 | 1.5 | 2 | 2.5 | |
电流I/A | 0.1 | 0.2 | 0.3 | 0.4 | 0.5 |
①补全电路:请在图中虚线框a、b两处补画出定值电阻R0和被测灯泡的元件符号,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②使灯泡正常发光:只闭合开关S,(写出你的操作);
③测量灯泡的额定电压:保持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1,电压表示数为5V,接着将滑片调至最端,电压表示数为6V;
④计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Ω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电压U/V | 1.0 | 1.6 | 2.2 | 2.8 |
电流I/A | 0.16 | 0.22 | 0.28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①只闭合开关S、S1 ,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只闭合开关S、S2 , 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接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则小灯泡L两端电压达到U0;
③接着断开开关S2 , 闭合开关S1 , 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
④小灯泡L两端电压为U0时的电阻表达式为R=(用所测物理量字母和已知物理量字母表示)。
电阻
实验次数 |
|
|
|
|
|
|
电压 |
|
|
|
|
|
|
电流 |
请指出表格设计的不规范之处: 。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2.0 | 3.0 | 3.8 |
电流I/A | 0.38 | 0.40 |
导线连接点 | a和b | a和c |
电压表指针是否偏转 | 否 | 是 |
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 否 | 是 |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都不偏转。图中a为电源的正极,b、c分别为滑动变阻器上电阻丝右侧的接线柱和金属杆右端的接线柱,用一条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a和b、a和c进行检测,结果如表一所示。发生故障的元件是;
表二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1.0 | 1.2 | 1.4 | 1.8 | 2.0 | 2.4 |
电流I/A | 0.10 | 0.12 | 0.14 | 0.28 | 0.20 | 0.24 |
根据以上数据,小明得出结论: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之比为定值;
表三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U1/V | 1.0 | 2.0 | 3.0 | 4.0 | 5.0 |
电压U2/V | 1.5 | 3.0 | 4.5 | 6.0 | 7.5 |
电流I/A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小红在与小明的交流中,发现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可以更直观地看出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于是她也利用表三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了三条直线①②③,如图戊所示,其中是由表三中的I和U2的数据画出的。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相当于探究了三个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证据更充分。交流评估后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拓展】某小灯泡L的额定电流是I0 , 但额定电压的标识模糊不清,为测定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已知,但电源电压未知。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均不能调到最小阻值。实验时各电路中的小灯泡L都能调至正常发光。以下电路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有。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4 | 0.8 | 1.2 | 1.6 | 2.0 | 2.4 |
电流I/A | 0.08 | 0.16 | 0.30 | 0.32 | 0.40 | 0.48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R/Ω | 5 | 10 | 15 | 20 | 25 |
I/A | 0.40 | 0.20 | 0.13 | 0.10 | 0.08 |
①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左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右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则Rx=(用R0、U1、U2表示)。
电流 | 0.6 | 1.2 | 1.8 | 3.0 | |
电流 | 0.12 | 0.24 | 0.36 | 0.48 | 0.60 |
①闭合S、断开S1 ,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②闭合S和S1 ,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③则=(用、、表示)。
A.两节干电池,B.电压表(0~3V-15V),C.电流表,D.定值电阻,E.滑动变阻器,F.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2 |
1.5 |
1.8 |
2.0 |
2.4 |
电流I/A |
0.24 |
0.30 |
? |
0.40 |
0.48 |
当电压表示数为1.8V时,电流表示数(如乙图所示)为A,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①将的定值电阻接入、两点间,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 使电压表示数为 , 读出电流表示数。
②接下来用的电阻替换的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 使电压表示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
③将实验器材中(选填“”或“”定值)电阻接入、两点间,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完成实验。
①某同学开关,按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线左侧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路连接出现的错误是。
②纠正错误后开始实验,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滑动,使电阻两端电压由1.5V逐渐增大到2V、2.5V,读出所对应的电流值。其中第二次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A。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
1 |
2 |
3 |
U/V |
1.5 |
2 |
2.5 |
I/A |
0.15 |
△ |
0.25 |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比。
④善于预习的小辉,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所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为Ω。
次数 | 电阻R/Ω | 电流I/A |
1 | 5 | |
2 | 10 | 0.2 |
3 | 20 | 0.1 |
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x=(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电阻R/Ω | 5 | 10 | 20 |
电流I/A | 0.4 | 0.2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电阻R/Ω | 30 | 15 | 10 | 7.5 |
电流I/A | 0.08 | 0.16 | 0.24 |
①小明设计了图中甲、乙、丙三个电路图,经小组讨论,最终确定用图丙电路进行实验,原因是该电路不仅能保持不变,还能很容易改变;
②图是小明实验时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③小明先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如表三组数据。小明准备分析数据归纳结论,小丽认为还不能归纳结论,他们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1.0 | 1.5 | 2.0 |
电流I/A | 0.2 | 0.3 | 0.4 |
①小明将图2中的定值电阻更换为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B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A.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更换小灯泡 C.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1.5V,为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选填“A”或“B”)端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
③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A.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测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