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人文地理) /下册 /第四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二课 山川秀美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文地理(下册)4.2 山川秀美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9-27 浏览次数: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我国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形区是()
    A . 青藏高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云贵高原 D . 黄土高原
  • 2. 我国主要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季风 B . 地势 C . 海陆位置 D . 纬度位置
  • 3. 关于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 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C . 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D . 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 4. 下列属于山区发展优势的是(    )
    A . 农业多种经营 B . 交通便利 C . 基础设施好 D . 技术力量雄厚
  • 5. 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是(    )。
    A .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B .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D . 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 6. 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    )
    A . 西高东低 B . 东高西低 C . 中间高四周低 D . 中间低四周高
  • 7. 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全河段都有结冰期 B . 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中游河段 C . 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 . 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
  • 8. 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    )
    A . 加固大堤 B . 造林种草 C . 修筑梯田 D . 修建水库
  • 9. 我国地势特点(    )
    A . 中间高,四周低,呈放射状 B . 中部低,四周高,呈盆地状 C . 东部高,四周低,呈倾斜状 D . 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
  • 10. 我国占比重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
    A . 高原 B . 盆地 C . 山地 D . 平原
  • 11. 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1. (1) 图中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 . 东高西低 B . 北高南低 C . 中部高,四周低 D . 西高东低
    2. (2) 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 . 黄土高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云贵高原 D . 青藏高原
    3. (3) 该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A . 夏季高温 B . 冬季少雨 C . 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D . 东部地区降水较少
  • 12. 下列长江防洪减灾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 围湖造田 B . 利用洼地修建蓄洪区 C . 培育防护林 D . 培修加固大堤
  • 13. 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
      A . 东高西低 B . 西高东低 C . 中部高,四周地 D . 北高南低
    2. (2) 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 青藏高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柴达木盆地 D . 黄土高原
    3. (3) 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 . 山地和高原 B . 盆地和高原 C . 平原和丘陵 D . 平原和盆地
    4. (4)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 . 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 . 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 . 大力发展旅游业 D . 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 14.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 . 额尔齐斯河 B . 塔里木河 C . 长江 D . 怒江
  • 15. 长江与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的作用相同之处(    )
    A . 灌溉防凌 B . 发电减淤 C . 防洪发电 D . 旅游防凌
二、非选择题
  • 16. 读以下黄河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
    2. (2) 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
    3. (3) 黄河上修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③是水利枢纽;
    4. (4)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平原,⑥高原。
  • 17. 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回答

    1. (1) 江发源于山,注入海,全长千米,是世界第大长河。
    2. (2) 长江到中游后经过荆江河段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3. (3)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有没有解决办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