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浣溪沙》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8-23 浏览次数: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过关
二、/strong>、默写
  • 4. 记忆型默写:
    1. (1) 一曲新词酒一杯,。夕阳西下几时回?
    2.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 5. 理解型默写:
    1. (1) “新”与“旧”对比,暗含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句子是:
    2. (2) 本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
    3. (3) 本词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名句是:
    4. (4) 本词中表现作者昂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之情的句子是:
    5. (5) 本词中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6. (6) 词中作者直抒寂寞和忧伤之情,将词人对无限春光、美好事物的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
三、/strong>、课内诗歌鉴赏
  • 6. 阅读晏殊《浣溪沙》,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1) 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亭台、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完成题目。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旧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1) 词中两对反义词分别是什么?词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 (2) 下列各项中,对本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上阕感叹光阴易逝,既写现在,也写过去。 B . 下阕借景抒情,重在写今。 C . 后三句在情感上跌宕起伏;在技巧上化虚为实,一唱三叹。 D . 晏殊,南宋著名词人,江西抚州临川人,官至宰相,喜好文学,一生富足。
  • 8. 诗歌鉴赏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1) 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等景物,描绘了一组的画面。
    2. (2) 请你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剧中的“独”字的含义。
  • 9. 品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请具体分析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注释)①晚花:暮春的花。红片:落花的花瓣。庭莎:庭院里所生的莎草。

    1. (1) 结合上片内容,说说“曲栏干影入凉波”中“凉”字的妙处。
    2. (2) 下片的“词眼”是什么?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绪?
  • 1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排徊。

    1. (1) “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2.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
  •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1)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2.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 13. 诗歌鉴赏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1)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之情。
    2. (2) 下面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词人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B .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清丽自然,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C . “几时回”三字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词人难以藏抑的轻松喜悦和怀人的情感。 D . 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浣溪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
四、/strong>、课外诗歌鉴赏
  • 14.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1) 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之情的?
    2. (2) “落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易引发人们感慨的意象。诗人借“落花”或表达伤春惜时,或表达离别愁苦……下列诗句中,与“杨花落尽子规啼”一样,借落花来表达离别之苦的一项是( )
      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 (3) “重情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中就有很多表达“惜别”之情的诗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诗:①“”②“ ”(允许有2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使用9、10两题中已出现的诗词不得分)
  • 15.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1) 诗开头一句由沉埋的断戟,触发了对战争风云的回想。下列诗词也运用了这种方法开头的一项是( )
      A . 《诗经•周南•关雎》 B . 《使至塞上》(王维) C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D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 (2) 下列诗句中也像“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样借用了典故的一项是( )
      A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 (3) 下面是李白的同题材作品《咏赤壁》,与杜牧的《赤壁》比较有什么不同?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咏赤壁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4. (4) 诗人杜牧托物咏史,借赤壁之战慨叹英雄成败。这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或哪场战争?说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 16. 阅读《浣溪沙》,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 春情①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②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释:①这首《浣溪沙》约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春。是时,东坡在京师直史馆。治平二年五月王弗(苏轼的结发之妻)逝世,六月殡京城西。第二年春,东坡作此词。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

    1. (1) “浣溪沙”是这首词的,从字数看 ,属于词中的“”一类。 
    2. (2) 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3) 请赏析动词“争”的妙处。
五、诗歌对比鉴赏
  • 17. 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下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包含了的哲理。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之景,渲染了的气氛。

    2. (2) 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写作者喜欢独处的清净。 B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中“新”与“旧”形成比照关系。 C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被“锁”者实非“清秋”,亦是人也。 D . 两首词同样是写愁,但晏殊写的是伤时伤春的闲愁,李煜表达的则是亡国之愁。
  • 18.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浪淘沙

    [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两首词都用“酒”“花”作意象,但借这些意象所抒发的情感又有所不同,请结合两首诗词具体分析。

  • 19.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行

    [宋]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1. (1) 仿照下面的示例,赏析“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示例:“小园香径独徘徊”, 融情于景,诗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不能平静。写出了诗人伤春、惜春的感情。

    2. (2) 对《浣溪沙》和《山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浣溪沙》在伤春的表层意象中,蕴涵着强烈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B . “无可奈何花落”,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C . 《山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又一幅的山中绚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到一座从未到过的山时所产生的特有感受。一人独行山中,左顾右盼中似觉孤凄;而空寥中突然传来几声鸟鸣,于是顿有“似曾相识”之感。 D . 《浣溪沙》语言婉丽,画面生动;《山行》用语质朴,似无意“着色”,但青山、白鸟的如实绘出,显得素净、淡雅。
    3. (3) 晏殊和叶茵的作品,都写见到了鸟儿(燕子、飞鸟)的“似曾相识”之感,但包含其中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析。
  • 20. 诗歌理解。

    浣溪沙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

    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1) 苏词表达了之情,而晏词表达的是之情。
    2. (2) 下面对两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都以“浣溪沙”为词牌名。 B . 都描摹了夏天的景象。 C . 都写到了“酒”后的感概。 D . 都是被贬谪失意之作。
  • 21.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试题。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①漠漠:寂寥无声。②无赖:百无聊赖。③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景致。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晏殊词中“一曲”“一杯”,两个“一”字可见作者自吟自饮,孤单冷寂。 B . 晏殊词上阕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 C . 秦观词上阕先写楼外天色阴沉,后写室内光景清幽,于是一股淡淡哀愁油然而生。 D . 晏殊词描写的是暮春时节日落时分之景,秦观词描写的是深秋时节拂晓时分之景。
    2. (2) 意象是指蕴含诗人情感的物象,这两首词中都有“花”的意象,试比较其不同之处。

  • 22. 阅读《渔家傲》和《如梦令》,完成下列小题。 【2019·北京初二期末】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般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 (1) 结合诗歌内容和链接评价,应填写在①②两处的一项是( )

      (链接评价)梁启超在评价李清照的① 这首词时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其中,“苏辛”指的是豪放派词人② 和辛弃疾。

      A . ①《如梦令》 ②苏辙 B . ①《渔家傲》 ②苏轼 C . ①《如梦令》 ②苏轼 D . ①《渔家傲》 ②苏辙
    2. (2) 在《渔家傲》和《如梦令》两首词中李清照都提到了“日暮”。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分析,同样的“日暮”下,作者的心情有何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