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3《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孟子三章——...

更新时间:2023-08-24 浏览次数: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 1. 翻译

    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天时不如地利也。非不高也,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曰,民不封疆之界,不以山溪之险,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亲戚之。多助之至,天下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翻译下列句子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四、选择题
  •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七里之(外城) B . 而攻之(围) C . 环而攻之而不(胜利) D . 非不深也(池塘)
  •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固国不以山溪之/吾与汝毕力平 B . 而攻之而不胜/如鸣珮 C . 天时不如地利也/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D . 君子有不战/既克,公问其
  • 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 . 文中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四句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 . 文中第五至八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 . 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 17.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 . 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以及“人和”,作者在论述这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人和”。 C .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 . 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 1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短文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施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B . 作者将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C .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 D . 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中心论点。
五、简答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