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古诗词诵读 /静女/《诗经·邶风》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上册语文《静女》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 .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 .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2.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B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C .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林觉民《与妻书》) D . 灭六国者,六国也(杜牧《阿房宫赋》)
二、小阅读-课内
  • 3. 下列对《诗经》中《静女》一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A . 这是一首四言诗,感情朴实真挚。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 B . 全诗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衬托出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充分体现出民间情歌的艺术特点。 C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一句用了比的手法,直接抒发对女子的喜爱。 D . 诗歌高度凝炼的艺术笔法,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B . 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 . 《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 . 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 B . 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C . 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 . 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B . 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C . 《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D . 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四、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B . 本诗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C .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D . 本诗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练。章法结构上采用反复手法,章与章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具有一咏三叹之妙。
    2. (2)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 6.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芣苢(fú  yì),车前草,可食可入药。②薄、言,语助词,无实意。③掇,摘取、拾取。④袺,手持衣角盛物。⑤襭,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⑥爱,通“薆”,隐蔽。⑦彤管,红色的管状物,也叫“荑”。⑧炜,色红而光亮。⑨归,通“馈”,赠送。

    1. (1)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首诗通过动词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 B . 第二首诗从约会、赠物、回忆三个方面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爽约的失望。 C . 两首诗都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强诗的节奏感。 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2. (2) 《诗经》中常运用赋、比、兴手法,第一首诗使用的手法是
    3. (3) 前人读《芣苢》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
  •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选自《诗经·周南》)

    [注]①螽(zhōng) 斯:常称为“蝈蝈”。②诜(shen)诜:同莘莘,众多貌。③振振:茂盛的样子。④薨薨:很多虫飞的声音。⑤绳绳(min): 延绵不绝的样子。⑥揖揖:会,聚的样子。⑦蛰蛰:多,聚集。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章侧重多子兴旺,次章侧重世代昌盛,末章侧重聚集欢乐。 B .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颂祝,后两句描写。 C . 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是《诗经》中不多见的象征性意象。 D . 通篇围绕“螽斯”着笔,却一语双关,浑然一体。
    2. (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三句“宜尔子孙”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祝新婚幸福的诗。 B . “宜”有“多”的含义,本诗共六组叠词,均有形容群聚众多之意。 C . 诗中的作者为了引出自己的祝福,三次形象地描述了蠡斯的细节特征。 D . 本诗通篇以虫作比,咏物也在咏人。寄兴于物,即物寓情。
    3. (3) 重章叠唱是《诗经》的鲜明特色,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
  • 8.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题。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阝贵。我姑酌彼金罍 , 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 ①采采:不断地采;另一说,采采,茂盛貌。卷耳:即苓耳。形如鼠耳,叶青白色,白花细茎,蔓生。可食,但滑而少味。盈:满。顷筐:浅筐。②彼:指顷筐。周行:大路。行,道路。③虺阝贵(huī tuí):马疲劳生病。④金罍:青铜酒器,比酒樽大,是青铜时代贵族所用的器物。⑤玄黄:生病。

    1. (1)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陟彼崔嵬”一句是说采卷耳的人因思念远方人儿走上高高的山岗。 B .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是说文中的“我”以斟满酒杯来消除对远方人的思念。 C . 诗人用了“虺阝贵”“玄黄”“瘏矣”等词语,把旅途中马的疲劳的神情刻画了出来。 D . 诗人用“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表现了旅途的艰难和自己采卷耳的辛苦。
    2. (2) 对这首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 B . 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重复,带有变化的重复在《诗经》中并不常见。 C . 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而去寻找他。 D . 诗歌开头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将自己比喻成丢弃在路边的卷耳被丈夫抛弃。
    3. (3)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意在表明一位采卷耳的女子被其丈夫抛弃后的心理变化。 B . 该诗多处运用反复,强烈地表达了情感,反映了女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C . 《卷耳》为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 D . 诗的最后是以一种自问自答体收场,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总结,点明“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4. (4) 对于“我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中“我马”是想象的,并非实际存在,作者想以此来说明采卷耳人的辛苦。 B . 作者通过“我马……”的反复,意在刻画怀人思归的惆怅。 C . 古人外出皆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作者借此以说明远行的人所受的漂泊之苦。 D . 为寻找心上人,女子骑马远行,以马的疲劳和生病来说明女子寻找心上人的辛苦。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 .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 .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描写女青年见到恋人前后不同的心情。 D .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2. (2) 对《静女》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静女》)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 B . 第一章“静女”尚未露面,但从她“爱而不见”的表现,可以推测出她矜持稳重的性格。 C . 第二、三章是说小伙子的心上人到了,赠送给他一根色泽鲜艳的彤管,一根细嫩的荑草,小伙子欢悦欣喜。 D . 小伙子对受赠的普通荑草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这既是“爱屋及乌”式的内心独白,又与第一章相呼应。
  •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 (1)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 . 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C . 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D .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 (2)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五、情景默写
  • 11. 《静女》
    1. (1) 《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礼物的句子:“。”
    2. (2)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喜爱的句子:“。”
    3. (3)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对女子所赠的彤管的喜爱的句子:“。”
六、语言表达
  • 12. 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开头。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七、微写作
  • 13. 请以“忍不住再次回头”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