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3-08-24 浏览次数: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 . “天接云涛连晓雾”描写了眼前云海连接拂晓晨雾的真实美景。 B . “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意思是,学习作诗,却没有写出惊人的佳句。 C .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现了词人消极的避世、游仙思想。 D .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闷,表现了其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饮酒(其五)》描写乡村美好风光和诗人悠然的生活,诗的主题和《爱莲说》完全一致。 B .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C . 《雁门太守行》描述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D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一首词,“渔家傲”是词牌名。
  • 3. 下列诗句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C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琐二乔。
  • 4. 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 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 C . 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 .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 5. 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 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 . “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 . 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 . 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辨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二、基础知识综合
  • 6. 下列划线诗句都含有典故,请为各诗句选择合适的选项。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A.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B.希望自己能被朝廷委以重任。

    C.既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

    D.含蓄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三、诗歌鉴赏
  • 7. 古代诗歌阅读。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所表现的情景。
    2. (2)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字意蕴丰厚,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 8.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1)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个字的意蕴,说说这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本词别具一格,风格豪放。请简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四、综合性学习
  • 9. 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示例: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 (2) 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