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同步训...

更新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告诉我们(    )

    ①万事万物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②我们分析矛盾时,既看到其共同点,又要看到其各自的特点。

    ③要坚持用两点论的观点看问题。

    ④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
  • 2. 下面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露似珍珠月似弓 B . 横看成岭侧成锋 C . 只缘身在此山中 D . 梅需逊雪三分白
  • 3.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中“评章”的意思是评议,评议的内容是( )
    A . 诗人写的文章。 B . 梅和雪谁占尽了春色。 C . 春天和冬天哪个更美。
  • 4. 《题西林壁》这首诗给人们的启发是(   )
    A .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 .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方面思考。 C .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地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这样才不至于迷惑。
  • 5. 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暮江吟》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 . 《题西林壁》中诗人站在不同角度,描绘了庐山千姿百态的景象。 C . 《雪梅》这首诗借“梅”“雪”争春,劝诫人们要和平共处。 D . 《暮江吟》描绘的是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的景象。
二、填空题
  • 6.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 (1) 一道残阳铺水中
    2. (2) 只身在此山中
    3. (3) 梅雪争春未肯
    4. (4) 梅须雪三分白
  • 7.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1) 江姐十分有骨气,宁可牺牲也决不投
    2. (2) 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地落在地面上。
    3. (3)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银杏树也毫不色,悄悄地披上了一层绿纱。
  • 8. 请指出下面诗句分别写的是哪座山
    1. (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3)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书面表达
  • 9. 小练笔。  

    通过《题西林壁》这首诗的学习,你一定明白了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请拿起笔来,结合诗句的含义和你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写一写读后感悟吧!

四、诗词曲鉴赏
  • 10. 课文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____

    ____

    ____

    ____

    1. (1)  把诗句填写完整。
    2. (2) 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3. (3)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位置看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4. (4) 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 11. 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1)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的特点。
    2. (2) 读了前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
      A . 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 . 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C . 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 . 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3. (3) 诗人因为,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4. (4)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5. (5)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