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八年级学生家长参加活动情况统计表
调查项目 | 经常参加(%) | 有时参加(%) | 没有参加(%) | 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
文明宣传 | 60 | 30 | 8 | 2 |
志愿服务 | 58 | 12 | 25 | 5 |
全民阅读 | 18 | 38 | 40 | 4 |
文体活动 | 75 | 20 | 5 | 0 |
爱绿护绿 | 10 | 25 | 36 | 29 |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整齐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的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话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子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村,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感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就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泠泠七弦音,雅韵传千年
①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广州松园聆听了中国著名古琴曲《高山流水》。现场用于演奏的古琴是珍贵的文物,相传为开元年间斫琴名家雷氏所制,为唐肃宗登基大典上的奏乐琴。琴背阴刻“九霄环佩”四字,是为琴名;音孔内有“东坡苏轼珍赏”等篆印,可能曾为苏轼的藏品。名为“九霄环佩”的唐代古琴现存四张,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乐器之一。
②古琴,也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为我国所独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在古代汉语中,“琴”这个词专指古琴,足见古琴的特殊地位。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人类共同的重要精神财富。古琴在我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③古琴的发源,可上溯至尧舜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兴盛于民间,《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诗句则是古琴最早的文字记载。汉魏六朝,是琴曲创作的鼎盛阶段。唐代制琴名家辈出,琴文化发达。宋朝时期,琴与文人的关系空前密切,从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达到历代高峰。明清两代琴学兴盛,流派纷呈,紫禁城中也同样弦歌不辍。
④古琴不同于其他乐器,几乎每张名琴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春雷”“飞泉”“万壑松涛”等。这些名字大多寓意丰富,以“九霄环佩”为例,“九霄”表示天空的最高处,亦指仙人居所;“环佩”是古人佩于腰上的玉制饰物,相碰时能发出悦耳的叮当之声。此外,“九霄环佩”之名还寄寓着神仙出尘绝世的道家思想。
⑤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7个、泛音91个、按音147个。散音同大地,深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堪称“太古之音”;泛音如天籁,空灵而绵长,有清冷入仙之感,堪称“天地之音”;按音如人语,丰富多变,堪称“天地人”三籁。
⑥《琴史》云:“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前两则是琴的材质与工艺,后两则是弹者的技艺与情感。可见,古琴的魅力不仅在于声韵,更在于其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所讲的正是这点。吹箫抚琴、吟诗作画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古琴的音乐品格寄寓了历代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更是其自我陶冶的一种雅好。历史上俞伯牙、孔子、李清照等文化名人都是古琴大家。
⑦斫琴名家雷氏曾说:“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无论是新制琴还是老琴,都需要经历长期使用方能使琴音臻于佳境。无论是苍劲古朴还是恬静圆润,古琴体现的神韵和精神不断接续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脉,源远流长。
(根据相关文章删改)
古琴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与瑰宝,源远流长。古琴是这门艺术最重要的载体,它是四艺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在我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它①;它②;它③;它④。本馆收藏的历代名琴蔚为大观,在国内同类馆藏中名列前茅。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①明代诗人魏允贞诗云:“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在诗人眼中洞庭之水乃是天下水中第一,岳阳楼则为天下楼台之首。其实,无论是在地理意义上,还是在文化意义上,洞庭湖和岳阳楼自古以来都备受人们推崇。
②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等十几个市县。“洞庭”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近现代由于围湖造田以及自然泥沙淤积等原因,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西洞庭湖等部分。目前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洞庭湖南边,有湘江等四水汇入,在北边,有松滋等四口与长江相通。它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有强大的蓄洪能力。
③洞庭湖因其浩渺而引无数文人墨客尽折腰,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洞庭湖的文化意义逐渐丰富起来。屈原是最早发掘洞庭文学审美意象的人之一,《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描绘的洞庭湖边的秋叶飘零甚至还形成了中国诗学中典型的意象“木叶”。
④在有了岳阳楼之后,湖与楼相得益彰。首先从地理位置看,现存的岳阳楼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其次,历史也颇为悠久。它原是东汉末年鲁肃为练水军而建造的“阅军楼”,南朝时期改建成观赏楼台,被称为巴陵城楼。唐开元年间,进一步扩建此楼,始有“岳阳楼”之称。北宋庆历年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楼因文因人而盛传四海。
⑤之后,岳阳楼屡毁屡建凡数十次。现在看到的建筑主要沿袭清代的形制与格局,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重建。主楼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的长方体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以榫卯结合,成为整体;顶覆琉璃黄瓦,构型庄重大方,建筑中庸对称,纯木、飞檐、盔顶,自上而下,祥云缭绕、龙凤呈祥、四梁贯顶,体现了天、地、人合而为一。
⑥此外,楼内陈设着古今墨宝,盛载了名联、名诗、名文。一楼悬挂《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雕刻等;二楼正面墙上嵌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三楼悬挂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词雕屏。
⑦“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洞庭湖与岳阳楼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既是客观存在,也是文化与文学意义上的主观存在。湖与楼承载着中国传统士人的追求和审美况味,催化出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与文学经典。
(有删改)
①
②
③岳阳楼现在的形制与格局。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