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在民族复...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题目
  • 1.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___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____,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胜利万岁》

    ③必须时刻保持____的谨慎、____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A . 制定    宣告    如履薄冰    见叶知秋 B . 制订    宣告     如坐针毡    见叶知秋 C . 制定    宣布     如坐针毡    见机行事 D . 制订    宣布     如履薄冰    见机行事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

    2020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____的呼喊:“武汉加油!”

    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____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____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____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此起彼伏    生生不息    积淀    诠释 B . 振聋发聩    绵延不绝    沉淀    解释 C . 此起彼伏    绵延不绝    沉淀    解释 D . 振聋发聩    生生不息    积淀    诠释
    2.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第一段“拍下一张照片——”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 B .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C . 据说这是稀世之宝——一种难得的良药。 D .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3. (3)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白衣天使,欢迎回‘珈’”“春暖花开,英雄归来”。武汉大学举办抗疫医护人员赏樱,邀请来自全国各地支援湖北抗疫医护人员及家属近1.2万余人赴约赏樱。

    回想去年,面对疫情,多少医务人员怀揣“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多少白衣天使立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铿锵誓言,请战出征、星夜驰援;多少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胸怀“不负生命之托”的医者仁心,全力救治、奋战到底。正是他们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换来了今天城市车流如织、校园书声琅琅、工厂机器轰鸣的安定与活力。(  )从这个角度而言,赏樱活动致敬的是抗疫英雄,凝聚的是前行力量。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们的礼遇值得给予,他们的事迹值得被铭记。 B . 他们值得受到这样的礼遇,铭记他们的事迹。 C . 他们的礼遇值得给予,他们的事迹值得铭记。 D . 他们值得受到这样的礼遇,他们的事迹值得被铭记。
    2. (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B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C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 (3)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 4. 批注式阅读是开展语言学习的有效方式。下面这段文字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一文的一段话,请你读后赏析,说明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写一段批注。限90个字内。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 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2020中国抗疫记

    钟华论

    ①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 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②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抗疫斗争,____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____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____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____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

    ③这场全方位大考,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我们没有被疫情击倒,扛住了这次巨大冲击,“中国体质”总体上是过硬的。但也应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问题存在。疫情警示我们,增强忧患识,破除沉积弊,永远都是进行时!

    ④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

    ⑤——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⑥——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⑦——必须涵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每一项任务都必须落实,充分证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

    ⑧——必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2020年即将过半,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难度大、责任重。做好疫情“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唯有绷紧弦、加把劲、同心干,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

    1. (1) 对第①段的两个“大考”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用“大考”比喻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便于生动展开论述。 B . 使用递进的关系,提升了认识高度,使文章有高屋建瓴之势。 C . 引出第④段“反思”与“改变”,和⑤到⑧段构成总与分的关系。 D . 和第③、第⑧段的“大考”相关内容,形成呼应,论证集中深入。
    2. (2) 第②段中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暴露\反映\警示\折射 B . 反映\警示\折射\暴露 C . 暴露\反映\折射\警示 D . 反映\折射\警示\暴露
    3. (3) 第⑥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对此进行鉴赏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的核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出的深邃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摘自“人民网”《十九大精神百问》)

    材料二:

    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协调本国与他国的关系?不同的文明具有不同的处世之道,不同的处世之道则反映出不同的文明底色。在此问题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中华文明“推己及人”的伦理法则,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内外有别”形成鲜明对比。这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文明分野,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关键之处。

    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汲取中华文明所推崇的“推己及人”伦理法则。以自我为中心的西方原则强调自身利益至上的绝对地位,由此导致自由主义在国际观上的“内外有别”困境。反观中华文明,推己及人的实质是以他者为优先的伦理观念。以他者为优先的伦理观念反对强加于人的压迫姿态,进而形成了“反求诸己”的内敛性格,因而具有和平性与包容性,而不是自我中心主义的扩张性。更重要的是,推己及人使中华文明拥有了家国天下贯通一体的推演能力。西方自由主义无法将国家内部的治理原则推广到民族国家外部。这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家国天下”传统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华文明的家庭、国家与整个天下都奉行同样的治理原则,不仅家与国相连,而且国家与天下相通。

    无论东西方之间存在着何种文化鸿沟,我们始终坚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走出自我至上的狭小世界,拥抱万物一体的宏阔境界,克服内外有别的西方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意义上无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自孙明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底色是什么?》)

    材料三:

    疫情,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分外真切地警示我们:人类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大疫当前,更见患难真情。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100多个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纷纷给予支持和援助。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之时,中国将援助物资发往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互帮互助,“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携手前行,不断给各国人民带来温暖与力量。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

    一批批中国专家与东盟、欧洲、非洲同行连线交流,多语种的中国诊疗和防控方案及时分享给世界各国;联合国向最不发达国家开通运送医疗物资的“团结航班”;多国合作开展疫苗研发……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我们是团结在一起的全球公民,我们是联合在一起的国家。”

    疫情终有尽时,挑战层出不穷,“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需要不断作出解答。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互助、合作共赢,人类才能跨越重重险阻,共同开创光明的未来。

    (摘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1.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符合各国利益。 B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中华文明精髓,体现了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的伟大智慧。 C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强加于人的压迫姿态持反对态度,强调和平与包容,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内敛性格。 D . 大疫当前,中国积极向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支持和援助,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文明“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念以他者为优先,这有利于更好地处理与协调自我与他人、本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 B . 西方自由主义国家无法将其内部的治理原则推广到民族国家外部,这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明底色密不可分。 C . 尽管东西方国家之间存在各种文化鸿沟,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D . 抗疫期间,多国合作互助,携手前行,这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3. (3) 结合材料,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谈谈你的认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衣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选自《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材料二:

    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抗疫斗争,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折射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警示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

    这场全方位大考,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我们没有被疫情击倒,扛住了这次巨大冲击,“中国体质”总体上是过硬的。但也应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问题存在。疫情警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破除沉疴积弊,永远都是进行时!

    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

    ——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必须涵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每一项任务都必须落实,充分证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

    ——必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2020年即将过半,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难度大、责任重。做好疫情“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唯有绷紧弦、加把劲、同心干,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

    ——选自《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兴衰史,也是一部漫长而悲壮的病毒史。 B . 从疫情防控的实践来看,只要坚持科学防治,就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C . 疫情像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 D .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洞察潜在的危机和不寻常事件,把防疫工作做在实处。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证明,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唯一路子。 B . 中医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突出。因此,应该从中医药方面寻求研制抗疫药剂的突破。 C . 材料一最后举爱因斯坦的例子,意在说明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是我们应对严峻的病毒侵袭形势的“压舱石”。 D . 面对这场疫情大考,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但我们在增强民族自信的同时,更应该增强反思和忧患意识。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疫情后,各地政府依据本地区特点,制定了应对疫情的措施,以防疫情再次发生。 B . 某地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 C . 今年夏天,北方某地因防洪防灾方案不全面,后突降大暴雨造成当地受灾严重。 D . 某地黑恶势力严重,当地政府重拳出击取得了重大成果。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 (5)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依据文本,概括我们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